从“解决温饱问题”到“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今天的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党根据经济社会情况的发展,确立了我国不同阶段的奋斗目标。 这一历程告诉我们
①意识活动具有主动创造性,能够预测未来
②要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③要重视量积累,不失时机地促成事物飞跃
④人们认识水平总是与事物的发展过程相一致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2年4月,大亚湾国际合作实验首次发现了中微子的第三种振荡模式,并获得了精确的测量数值。这次实验发现,让我们可以更深入的了解这种“幽灵粒子”的基本特性。这主要说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规律是可以认识和改造的
C.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D.实践具有客观物质性
目前,望远镜并没有覆盖全球,而且分辨率有限,类似俄罗斯小行星这样的天体人们还很难观测到。这说明
A.世界上有些事物是人类不可能认识的
B.主观与客观不能做到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C.人们对事物的认识需要一个过程
D.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013年2月15日,俄罗斯车里雅宾斯克州发生陨石坠落事件,造成1200多人受伤;次日凌晨,小行星近距离与地球“擦肩而过”。陨石坠落和小行星“撞击”地球等事件表明
①运动是绝对的、无条件的 ②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③人在自然灾害面前是无能为力的 ④物质和运动不可分割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①②④
漫画《没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深入实际,才能真正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探求事物的本质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反映
中国在过去5年成功抵御了国际金融危机,开始掌握尖端技术,在航空航天领域等方面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从哲学角度看,上述成就的取得主要是因为
①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②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③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破规律制约
④把尊重客观规律和发挥主观能性相结合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