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4月22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国务院提交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国家就提高个人所得税扣除标准等问题向社会公开征集意见,这体现了
①个人所得税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②固定性是税收的基本特征
③税收的无偿性是强制性的保障 ④依法治国的原则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有专家指出,业已启幕的收入分配体制改革,若能通过适度的转移支付并强化制度执行力,则不仅能够实现财富积累有序转化为民生福利,有利于内需的内生性扩大,提升经济增长的福利效应,更有利于促使有效经济增长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常态,进而促成新一轮高质量的经济增长周期。这一论述的经济生活依据在于
①效率是公平的物质前提
②公平是提高效率的保证
③财政是实现国家职能的物质基础
④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图所示为消费、投资、出口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的两种不同状态。下列做法有利于由状态a向状态b转变的是

①加大投资比重,增加财政收入 ②完善社会保障,保护消费权益
③增加出口总额,优化出口结构 ④改革分配制度,缩小收入差距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1月以来,北京、浙江等省市上调了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后,北京市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1260元调整为1400元,浙江省由1310元调整为1470元。最低工资标准上调带来的影响是
①低收入者消费能力增强 ②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③政府财政支出增加 ④企业盈利减少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据统计,2012年农村居民的现金收入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跑赢了GDP的增速。而且增速连续三年超过城镇居民,延续多年较快增长的好势头。农民增收呈现出“多轮驱动”的良好格局,得益于
①主要农产品产量增、价格好----财产性收入增长
②农村外出劳动力规模扩大和工资水平上升----工资性收入增长
③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更加有力----政策转移性收入增长
④农村土地流转和城镇化步伐的加快----家庭经营性收入增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所谓“人口红利”,是指一个国家的劳动年龄人口占总人口比重较大、抚养率比较低,为经济发展创造了有利的人口条件的局面。2013年1月,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我国人口红利趋于消失,由此产生的结果可能是
①劳动力成本将上升 ②劳动力结构将更趋合理
③促使经济结构调整 ④劳动力素质会显著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