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全面复苏,石油的金融属性影响...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世界经济继续全面复苏,石油的金融属性影响会降低,预计2013年国际油价将呈现温和上涨态势。据欧佩克统计,原油价格上涨需要考虑以下因素:一是每年有约1%的新增探明储量;二是伴随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油消费水平今后每年将上升1.9%;三是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升高;从长期来看,石油这一不可再生能源,其价格的上升是不可避免的。

材料二  根据市场调查和分析的结果显示,油价上涨到5元/L,约有2%—4%的潜在消费者会放弃购车,而油价涨到6元/L,则有5%—8%的潜在消费者放弃购车。调查显示,近5成的车主表示将会减少汽车的使用频率。在被调查的潜在消费者中,44.1%的人表示将会推迟购车计划,32.9%的人表示将会选择小排量汽车,13%的人表示将会放弃购车计划,仅有10%的人表示没有任何影响。油的涨价让人们对汽车使用的另一燃油——柴油开始密切关注,需求量不断上升。

(1)请你结合材料一分析油价上涨的原因。(4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石油价格变动是如何影响我们日常生活的。(7分)

(3)你认为汽车产业该如何应对高油价,使企业走出困境?(6分)

 

(1)①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升高。经济发展对石油的需求量不断增大,而石油的生产规模有限,从而导致石油价格不断升高。(2分) ②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大,价格就高。生产石油的成本不断增加,从而导致石油本身的价值量增大,价格较高。(2分) (2)①价格影响消费需求,价格高,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减少;价格低,人们的消费需求会增加。由于油价的升高人们对石油的需求量减少。(2分) ②人们对既定商品的需求,不但受该商品价格的影响,还受相关商品价格的影响。(1分)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不仅使消费者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而且会减少对另一商品的需求量(1分)。汽油和汽车是互补品。汽油价格升高,汽油需求减少,从而导致汽车需求减少(1分)。在可以相互替代的两种商品中,一种商品价格上升,消费者将减少对该商品的需求量,转而消费另一种商品,导致对另一商品的需求量增加(1分)。汽油与柴油互为替代品,汽油价格高,汽油的需求减少,从而导致对柴油的需求增多。(1分) (3)①调节产量。由于汽车需求量减少,生产厂家应该适当地缩小生产规模。(2分) ②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树立竞争优势。(2分) ③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依据市场需求,提高产品质量,如开发柴油汽车。(2分) ④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依据市场需求生产,善于创造新的消费需求。(2分) ⑤诚信经营,通过优质服务和高质量产品,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创名牌产品。(2分) ⑥进行强强联合或通过企业兼并,扩大优势企业的规模,形成规模效应。(2分) (以上答案答出任意3点均可给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一,说明油价上涨的原因。商品价格的上涨主要与价值及供求关系有关,题中材料“伴随经济发展速度加快,原油消费水平今后每年将上升1.9%”体现了供求关系对价格的影响;题中材料“开采的难度和成本越来越高,支撑油价升高”说明了价值对价格的决定作用。 本题要求学生结合材料二,分析石油价格变动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本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价格变动影响的认识。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从商品价格变动的一般影响以及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两个角度来综合考虑。一方面价格上涨,需求减少;价格下降,需求增多。另一方面要从价格变动对其替代品的影响、对其互补商品的影响等角度展开说明。 (3)本题要求学生为汽车企业应对高油价提出建议。本题为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的具体范围也未给出明确的方向,解答本题需要学生综合把握材料及所学知识。油价上涨带来了汽车销量下降这一困境,汽车企业面对销量下降这一困难,可以采取缩小生产规模、通过改进技术改善管理来降低个别劳动时间、面向市场组织生产、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等措施来走出当前的困境。 考点:本题考查影响商品价格的因素、价格变动对人们消费的影响、影响企业经营成败的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十八大提出,实现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必须“努力实现居民收入增长和经济发展同步、劳动报酬增长与生产率提高同步”的目标。对“两个同步”目标的理解正确的是(     )

①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的根本目标,共享经济发展成果

②有利于完善分配格局,使分配政策成为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点

③缩小城乡差距,扩大国内消费需求

④有利于促进收入分配公平,保障和改善民生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事不公则心不平,心不平则气不顺,气不顺则难和谐”。 在推动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必须深入推进收入分配制度改革,正确处理好效率与公平的关系。这就要求我们做到(      )

①既要反对平均主义,又要反对收入差距       

②既要鼓励创业致富,又要倡导回报社会

③既要落实分配政策,又要提倡奉献精神        

④初次分配注重效率,再分配中强调公平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3 年1 月17日财政部消息,2013 年春节前,为8953.4 万人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总金额达到215.9 亿元。这是自2009 年以来,中央财政第四次在春节前为全国困难群众发放一次性生活补贴。这体现的财政的作用是(      )

A.国家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 

B.国家对筹集的财政资金进行分配和使用

C.国家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            

D.国家财政具有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的作用

 

查看答案

2013年1--6月份,全国财政收入68591亿元,比去年同期增加4795亿元,增长7.5%。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59260亿元,同比增长7.9%。上半年财政收入的增加主要是受经济增长趋稳带动相关税收增加等因素影响。材料说明(   )

①经济发展水平对财政收入的影响是根本性的 

②国家财政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作用 

③税收是国家存在和发展的物质保障          

④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最重要的来源

A.①④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查看答案

收入多元化,市民生活越来越幸福。如今,我国不少市民家庭收入来源不再是单一的工资性收入,而是通过家庭出租房屋、购买基金、获得股息及红利等多元化收入渠道,获得可观的财产性收入。这类财产性收入(    )

①是按劳分配获得的                      ②是按生产要素分配获得的 

③客观上造成人们之间收入差距的扩大      ④都必须缴纳营业税和增值税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