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厉行节约缩...

材料一  “三公经费”指因公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厉行节约缩减“三公经费”是减少财政支出的重要途径,财政部要求把“三公经费”使用情况向社会公开,接受社会监督,切实控制‘‘三公经费”规模。

材料二  2013年4月19日,江苏省泰州市滨江工业园区管委会在其招待中心举行豪华晚宴,严重违背了中央提出的八项规定及“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的要求。后被群众于‘泰无聊”论坛曝光,管委会主任被免职。因而有网友称:“在网络论坛上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

(1)从公民行使监督权的角度说明怎样才能力促“三公经费”透明使用。(7分)

(2)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谈谈你对“在网络论坛上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的认识。(7分)

 

(1)①可通过信访举报制度、人大代表联系群众制度、舆论监督制度等渠道加强对“三公”经费使用的监督。(3分) ②公民在行使监督权时,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于使用宪法和法律规定的监督权;(2分)必须采取合法方式,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不能干扰公务活动。(2分)  (2)①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依法享有政治自由。网民可以利用论坛进行交流和互动。因此题目中的观点有一定的合理性。(3分)②人民参与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是人民行使当家作主权利的重要方式,但政治自由与法律是统一的。网民言论自由权利的实现,必须以履行守法义务为前提,不能损害他人和国家的利益。(2分)③要坚持依法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正确处理权利和义务的关系,才能真正享受民主生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该题原理指向性明确,学生组织答案时要在原理规定的范围内选取合适的知识回答。怎样促进三公经费透明使用,是措施类题目,学生需要从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渠道和途径有哪些,怎样进行民主监督两个角度组织答案。(2)该题是辨析题,对题目中的观点要全面的、辩证的认识和分析,指出其合理之处与不合理之处,并运用所学原理阐释原因。、公民可以自由表达自己的观点,是从公民享有政治自由的角度提出的,而该观点没有看到自由是相对的,公民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故有不合理之处。 考点:本题考查公民进行民主监督的途径、负责任的进行民主监督、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全国人大代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王晓初在全国两会召开期间参加人大北京代表团审议时表示,“据初步估算,今年我国城镇需要就业的人数将达到2500万的高位,高校毕业生达到699万人,就业压力很大”。

材料二  作为人口大国,就业是我国长期关注的问题之一。从“十二五”规划纲要提出的“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到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就业是民生之本”,再到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设定的2013年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的目标,无不体现出缓解就业难题的紧迫性。

(1)请提取材料一、二中的主要经济信息(4分)

(2)你认为国家应该为就业做哪些工作?(9分)

(3)今天的中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必须做好就业和创业的准备,作为未来的劳动者,你应该怎样解决自己的就业问题?(6分)

 

查看答案

2013年3月5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在北京开幕,与会的 2000多名人大代表中,有“80”后74名,还有2名“90后”。要成为一个优秀的人大代表,就必须

A.认真行使决定权,对人民负责             B.依法行政,民主决策

C.反映人民意愿,努力服务人民             D.提高参政议政、民主管理能力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4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了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如调研要轻车简从,会议力戒空话、套话等。“八项规定”有利于我们党

①坚持以人为本、执政为民,密切与人民群众的关系     

②保持先进性,更好地履行管理与服务的职能

③各民主党派联合执政,协调各方利益                  

④维护和实现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A. 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我国宣布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领海基线,开展全方位例行维权巡航;12月,我国向联合国提交东海部分海域200海里以外大陆架外部界限划界案,重申东海权利主张范围。这一系列措施说明了

①我国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          ②主权是国家的生命和灵魂

③我国行使独立权和管辖权          ④联合国是一切国际问题的裁决机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 .①②④

 

查看答案

 2012年7月12日,国务院《少数民族事业“十二五”规划》提出,“十二五”时期民族地区经济发展主要指标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民族地区人民生活水平大幅提高,民族地区基本公共服务能力显著增强。这有利于

①大自治机关的自治权                     

②加快民族地区发展,保障少数民族合法权益

③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新型民族关系           

④坚持民族平等和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