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费者总是想用同样多的货币买到更多的商品。但从长远来看,物价持续下降、通货紧缩却不是我们所希望的,因为这会导致
A.流通中的货币量减少→居民购买力下降→社会有效需求不足→生产萎缩
B.生产资料价格下降→企业生产成本降低→企业经济效益提高→经济过热
C.生活资料价格下降→居民购买力上升→居民消费需求增加→物价上涨
D.社会投资减少→生产萎缩→失业率上升→经济衰退
国内成品油价格自2013年以来已经历经12次调整,其中“6涨6跌”。成品油价格不断调整的经济学依据有
①供油企业不断改进技术,调整生产成本
②石油资源在供需方面不断发生变化
③油价的调整应以国家政策为主,以市场调节为辅
④利用价格调整,促进石油资源的节约和保护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②
下表是中国银行在2011年11月7日和2013年11月7日公布的外汇牌价。
|
日期 |
2011年11月7日 |
2013年11月7日 |
|
货币(100外币) |
中间价(人民币) |
中间价(人民币) |
|
美元 |
654.03 |
630.67 |
下列认识符合这种汇率变动影响的是
①赴美国旅游的费用上涨 ②美元汇率上升,人民币贬值
③留学生赴美留学成本将减少 ④我国对美国的出口将减少
A.①② B.②④ C.③④ D.②③
假定其他条件不变,在一般情况下,下列选项中与图中曲线DD′反映的变动关系相一致的是

①X轴为通货膨胀率 Y轴为商品价格
②X轴为企业利润 Y轴为该公司股票价格
③X轴为人民币汇率 Y轴为出口商品价格
④X轴为居民家庭收入 Y轴为恩格尔系数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某校高三(9)班同学自发组成研究性学习小组,就此话题进行了深入探讨。让我们一起参与其中。
【微博调查】 同学们在微博调查中发现以下现象:
|
问卷调查 |
统计结果 |
||
|
你会关注食品包装上的添加剂说明吗? |
每次都看 |
偶尔看看 |
一般不看 |
|
11.8% |
35.1% |
53.1% |
|
|
你会把购买零食的钱用于捐赠救助吗? |
会 |
有时会 |
不会 |
|
36.7% |
21.2% |
42.1% |
|
|
你会选购发泡塑料餐盒装的食品吗? |
会 |
有时会 |
不会 |
|
52.1% |
43.4% |
4.5% |
【论道求真】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通过竞争和利益杠杆的作用,调节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的生产经营活动。而早晨喝杯三聚氰胺牛奶,来点染色馒头、回炉面包,中午用地沟油炒盘黄膳,再加一盘敌敌畏喷过的金华火腿,喝上两杯甲醇白酒,如今的食品添加剂和有毒金属太多,据说中国人倒在地上拍扁了是一张元素周期表。食品安全事件的出现往往是某些经营者追金逐利,突破道德底线或职业准则的结果。
(1)就上述调查中显现出的问题,请你从经济生活角度在微博上发出倡议,拟出倡议主题并说明依据。(8分)
(2)有同学据此认为,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都是市场惹的祸。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评析该观点。(12分)
党的十八大提出到2020年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围绕“如何实现收入倍增”问题,网上网友的两个帖子引起同学们的关注和思考。
网友“云淡淡”:经济发展了,居民收入自然也就上去了。
网友“冻土”:他年收入100万元,我年收入2万元,人均年收入51万元,几年后他年收入202万元,我年收入还是2万元,人均年收入102万元,我的人均收入不是 “倍增”,而是“被增”了。
针对网友的观点,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跟帖分析。(8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