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土...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2012年9月11日,日本政府与钓鱼岛所谓“土地权所有者”栗原家族正式签署岛屿“买卖合同”,实施所谓“国有化”。对此,中国政府发表的《钓鱼岛是中国的固有领土》白皮书强调,无论从历史、地理还是从法理的角度来看,钓鱼岛都是中国的固有领土,日本政府的所谓“购岛”行为完全是非法、无效的。中国政府不会坐视领土主权受到侵犯,中国政府在维护领土主权问题上立场坚定不移。中方强烈敦促日方立即停止一切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不折不扣地回到双方达成的共识和谅解上来,回到谈判解决争议的轨道上来。如果日方一意孤行,由此造成的一切严重后果只能由日方承担。

材料二  针对日本政府的 “购岛”行径,我国西安、青岛等多个城市发生了多起民众的保钓示威行动和“抵制日货”运动,但也出现了打砸日系车4S店和日系汽车、日式餐厅等不理性行为。对此,专家指出,“抵制日货”多是不买日本品牌产品,但事实上许多日本品牌的产品在我国制造,抵制日本货虽然会让日本在华企业利益受损,但也会损害日资企业雇佣的中国员工的利益,日资企业为中国社会缴纳税金等公共贡献也会受损,进而损害我国经济的发展。

(1)运用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对材料一加以分析说明。(12分)

(2)运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谈谈如何看待材料二中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强烈反应。(8分)

 

(1)①钓鱼岛是我国的固有领土,我国对钓鱼岛拥有无可辩驳的主权。日本政府的“购岛”行径,侵犯了我国对钓鱼岛的管辖权,是对我国主权的侵犯。(3分) ②针对日本的“购岛”行径,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的这一行为进行谴责,并要求日方立即停止这一损害中国领土主权的行为,是我国政府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的表现。(3分) ③中国政府要求通过谈判解决钓鱼岛纷争,顺应了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的时代潮流。(3分) ④中国政府在维护钓鱼岛领土主权问题上所表现出来的坚定立场体现了我国外交政策以维护我国的独立和主权为基本目标,要求通过谈判解决钓鱼岛争议,表明我国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努力通过外交途径解决问题。(3分) (若从其他角度回答,言之有理亦可酌情给分) (2)①我国公民享有游行、示威等政治自由,民众的保钓示威行动是公民行使权利的表现。②维护国家安全和利益是公民的责任和义务,保钓示威行动是公民爱国主义精神的具体表现。③遵守宪法和法律是公民根本的行为准则,部分民众的打砸行为是非法的。④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该坚持权利与义务统一的原则,部分民众的打砸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要求学生用国际社会的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材料中各行为主体的行为进行分析,并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本题材料中“日本政府的‘购岛’行径”体现了侵犯我国主权;“中国政府对日本政府‘购岛’行为进行谴责”体现了我国政府坚定地维护我国主权及国家利益,也体现了我国的外交政策。 (2)本题要求学生用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我国民众对钓鱼岛事件的强烈反应。解答本题需要学生对材料进行仔细阅读分析,把材料中的行为进行分类。学生答题既要看到民众的保钓示威行动是公民爱国的体现,是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也要看到部分民众的打砸行为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益,是不理智的行为。 考点:本题考查主权的地位、主权国家的权利、国家利益、我国的外交政策、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和政治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应遵循的原则。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某省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委进行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讨论,促成政府出台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的政策措施;省人大审议、听取、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特别强调重视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扶持中小微型企业力度,联名建议减轻其税负。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的努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微型企业的困难。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省委、人大、政协委员的努力为什么能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的困难?(8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人们习惯将党的十六大以来的这10年,称为新世纪新阶段。这10年来,民主政治建设作为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始终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不断深化。

    2004年3月22日,国务院提出基本实现建设法治政府的目标,同年,《行政许可法>开始实施;经过3年医改,全国95%的城乡居民有了基本&保;2008年秋季,全国真正实现了 “免费义务教育”;我国确立了以政务公开打造“阳光政府”的思路,“网络问政”蓬勃发展, 让政府的行为置于人民的监督之下,真正做到了取信于民,服务于民。

结合上述材料,分析我国政府上述做法的政治学依据。(12分)

 

查看答案

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没有和平,发展就无从谈起。国家无论大小、强弱、贫富,都应该做和平的维护者和促进者。这表明(     )

A.各国无论大小强弱都应一律平等

B.维护世界和平是全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C.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

D.和平与发展相辅相成,发展是和平的坚实基础

 

查看答案

当今世界,各大国应超越零和博弈、集团政治等旧的思维方式,建立长期、稳定、健康发展的新型大国关系。这就需要各国(     )

①坚持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②在平等互信基础上实现合作共赢

③遵循《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        ④在维护共同利益基础上消除利益差别

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在东南亚国家联盟(东盟)区域外的国家中,中国第一个与东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第一个明确支持《东南亚无核武器区条约》,第一个确定同东盟建立自由贸易区。这表明(     )

①中国重视发展同周边国家睦邻友好的合作关系  

②中国与东盟之间用战略伙伴关系取代了竞争关系

③中国与东盟之间的共同利益高于各国的自身利益

④中国对地区的和平与发展事务发挥着建设性作用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