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历程 十六届三中全会...

材料一  下表反映了近年来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历程

十六届三中全会

首次提出“五个统筹”的发展理念,并将统筹城乡发展放在首位

2004年中央经

济工作会议

首次判断我国现在总体上已进入了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发展阶段。

十七大报告

明确指出“充分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

用,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十七届五中全会

提出“在工业化、城镇化深入发展中同步推进农业现代化”。

十八大报告

提出“促进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材料二  某地方党委和政府在推进城镇化过程中,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充分发挥人民政协作为协商民主重要渠道的作用,启动城乡户藉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锒常住人口,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

(1)结合材料一说明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体现的认识论道理。 (8分)

(2)根据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某地方党委和政府做法的政治意义(12分)。

 

(1)①实践是认识的基础。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过程体现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和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4分)②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人类追求真理的过程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应在实践中坚持和发展真理。中国共产党对我国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过程表明人们在实践中认识和发展真理,在实践中检验真理。(4分) (2)①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健全社会主义协商民主制度,推动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3分)②通过专家咨询制度参与民主决策,提高了决策的科学性(或政府审慎行使权力,科学民主决策)。(2分)③贯彻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促进了社会公平正义。(2分) ④启动户籍改革、推进城镇化,体现省委坚持科学执政(或民主执政)、省政府依法行政(或提供公共服务),推动经济社会发展。(2分) 【解析】 试题分析:本题以推进城镇化进程的时政背景进行设题考查。考生在回答第一小问时要注意:从表格可以看出党对城乡关系的认识和探索逐步升入和提高,但这一过程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过反复的摸索和检验。题目要求我们从认识论角度分析,那么就应该从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和认识具有反复性、无限性,追求真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的角度进行分析。考生在回答第二小问时要注意的是题目要求从党委和政府两个角度分析政治意义,首先我们要明确题目中的党委和政府有哪些做法?主要是注意听取各领域专家的建议、发挥人民政协的作用,启动城乡户藉改革,实现教育、医疗、社保等基本公共服务覆盖全部城镇常住人口。然后我们应该结合材料从政协、民主决策、政府职能、党的执政方式、社会公平等多角度对这些做法进行展开分析其意义。要注意意义类题目的语言组织模式是“有利于”。 考点:本题考查了时间和认识的关系的知识;认识的反复性、无限性的知识;我国的政党制度的相关知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方式的知识;公民的政治参与的相关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要求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面子”是中国人特有的文化心理现象,是中国传统文化、传统价值观、人格特征、社会文化的耻感取向共同作用的综合体。适度地处理好人们日常生活中的面子问题对于处理人际交往以及社会的和谐和稳定是很有帮助的。可如今,由于中国人的“面子”情结,请客吃饭讲排场、比阔气比比皆是,导致粮食浪费触目惊心。与此同时,我国还有一亿多农村扶贫对象,几千万城市低保人口,每年进口大量谷物大豆。

材料二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

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运用传统文化在今天的知识,如何正确看待面子文化?(9分)

(2)结合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10分)

 

查看答案

下边漫画的哲学寓意是

满分5 manfen5.com 

A.意识对人体生理活动有决定作用

B.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有导向作用

C.价值观对人的行为有制约作用

D.意识活动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决定作用

 

查看答案

下边漫画《腾不出时间休息的人,迟早腾出时间生病》的哲学寓意是

满分5 manfen5.com

A.运动和静止是统一的B.整体的功能影响部分

C.量变必然会引起质变D.矛盾双方具有同一性

 

查看答案

(30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

实现“中国梦”,文化复兴是标志。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更需要让中华文化在世界舞台上再次闪耀光芒。

(1)从《文化生活》角度,简述中华文化复兴的意义。(9分)

实现“中国梦”,政治民主是保障。“把权力关进笼子里”是政治民主的重要表现。有评论指出:要把“权力关进笼子”,还需“把权利放出笼子”。

(2)从政府和公民角度,分析“把权力关进笼子”和“把权利放出笼子”的关系。(12分)

    为实现“中国梦”,习主席号召全国广大青少年“要志存高远,增长知识,锤炼意志,让青春在时代的进步中焕发出绚丽光彩”。

(3)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说明青少年在“圆梦”过程中,应该如何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12分)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广东与江苏部分经济数据比较(表3)

指标

广东

江苏

GDP总量(万亿元)

5.7

5.4

GDP增长率(%)

8.5

10.1

研发经费支出占GDP比重(%)

2.3

5.1

恩格尔系数(%)

38.4

36.4

城乡人均可支配收入差距

2.8:1

2.5:1

说明:江苏是近年来东部经济崛起明星;广东在目前的全国经济转型升级中,积极先行先试。

    材料二  广东在对外开放中走上了富裕道路,因此有可能陷入经济学家所说的“比较优势陷阱”,即现有外贸有利可图形成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阻碍。有权威人士提出,广东必须继续突出外向型经济的优势,要到海外投资办企业。

    材料三 目前,到东盟设厂成为广东乃至全国众多企业的好选择。中国与东盟个别国家在南海岛屿问题上存在一定对立。但是,中国与东盟多数国家彼此互有需要,关系是友好的;彼此同属第三世界,都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在经贸方面互利互惠,在农业和环保科技方面有很多双边交流合作,都希望在世界多极化中处于有利态势;中国政府一如既往发展与东盟的友好外交关系。

(1)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简略指出广东经济发展的方向。(3分)

(2)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广东避免陷入“比较优势陷阱”提措施。(11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知识,简述我国会怎样处理与东盟的关系。(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