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

(14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注:恩格尔系数是指食品支出在家庭总支出中所占的比重。一般来讲,恩格尔系数高于60%为绝对贫困,60%-50%为温饱型,50%-40%为小康型,40%-30%为富裕型。

(1)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3分)试分析从2000年到2012年城乡居民生活发生变化的原因。(2分)

材料二  2013年5月12日,河南省某市政府在向人代会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切实保障和改善民生,提升和谐社会建设水平;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收入分配格局,使低收入者收入明显增加,中等收入群体持续扩大,贫困人口显著减少,人民生活质量和水平不断提高;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不断提升居民的幸福指数。

(2)结合材料,运用“收入与消费的关系”的知识,说明该市确立上述发展目标的重要意义。(9分)

 

(1)经济现象:表格中的数据反映了十几年来城乡居民恩格尔系数呈下降趋势,(1分)表明我国居民的消费结构不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1分)但城乡差距较大。(1分) 原因:国家大力发展生产力,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上述变化的根本原因;城乡居民家庭收入水平的提高是上述变化的直接原因;近年来物价水平相对稳定是上述变化的重要原因。(三个方面任答两个方面得2分) (2)① 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居民消费取决于当前的收入,增加居民收入有利于增强居民的消费能力,扩大消费。(3分) ② 居民消费水平受未来收入预期的影响。加快建立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助于居民形成良好的消费预期,提升消费信心,促进消费。(3分) ③ 社会总体消费水平的高低与人们收入差距的大小有密切的联系。合理调整收入分配格局,有利于缩小人们的收入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概括表格中的经济现象,从表头、数据、项目和小注内容上加以概括。要注意恩格尔系数是衡量居民生活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和生活水平是反相关关系。总结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的变化和差距。城乡居民发生的变化在图表信息中已经知晓,所以第二小问就是回答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原因。从影响消费的因素上组织答案。(2)该题的原理指向性十分明确,是具体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对原理要熟练掌握和理解,能够从不同角度分析收入对消费的影响,从当前收入影响消费、收入预期影响消费、收入差距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三个层次上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消费结构、影响消费的因素。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3月26日-27日,第五届金砖国家峰会在南非德班举行。本次峰会主题为“金砖国家与非洲:致力于发展、一体化和工业化的伙伴关系”。据此回答题。

1.2013年3月26日,中国人民银行与巴西中央银行签署了中巴双边本币互换协议,互换规模为1900亿元人民币/600亿巴西雷亚尔,有效期三年,经双方同意可以展期。这

① 有利于增加两国货币的购买力                      ② 促进中巴之间经贸活动的开展

③ 巩固了人民币世界货币的地位                      ④ 有效降低中巴贸易的汇率风险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2.近年来,金砖国家经济总体保持稳定快速增长,成为全球经济增长的引擎。金砖国家国内生产总值约占全球经济总量的20%,贸易额占全球贸易额的15%,对全球的经济贡献率约50%。这表明

A.世界多极化趋势表现为经济全球化                 

B.当今时代的主题已经发生了变化

C.世界上正在形成若干个政治经济中心               

D.综合国力成为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查看答案

某校高一(2)的小张同学在学习了“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后,上网收集了一些民族自治地方的有关资料

满分5 manfen5.com

以上不属于民族自治权的有

A.①④            B.②③            C. ①③             D. ②④

 

查看答案

如今,我国每一项重大问题的决策和实施,大体都要经过“党委(中央)提出→政协协商→人大通过→政府执行”的程序,这可谓是“中国式的决策过程”。这一决策过程

① 表明中国共产党执掌并统一行使国家权力          

② 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上升为国家意志

③ 表明共产党履行了民主执政的职能                

④ 体现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特点和优势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查看答案

(26分)我国党和政府历来重视文化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刚要》指出,推动我国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应“立足当代中国实际,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推进文化创新,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

材料二  2013年国务院政府工作报告指出,教育和科技在现代化建设中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作用。要断续推进教育优先发展,目前 我国年度财政性教育经费支出总额已经超过2万亿元,今后还要断续增加,必须把这些钱用好,让人民满意。要进一步深化教育质量,进一步促进教育公平,为国家发展提供强大的人力资源支撑。

(1)结合材料一,分析说明上述要求对我国文化产业发展的哲学启示。(14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推进教育优先发展主意义。(12分)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是白酒行业命运多舛的一年,有业内专家认为这一年既是白酒行业的顶峰也是白酒行业的拐点。之所以如此,一个重要原因是在这一年,酒企通过出品高价酒。伪高档真高价白酒以牟取暴利的行为越来越引起消费者的强烈不满。同时,塑化剂等问题也给原本火热的行业浇了一盆冷水。此外,禁酒令的出台也给白酒市场带来了一定的冲击。展望2013年,白酒行业将会重新走向重视品质、重视消费者的理性发展道路上。

材料二   这些年来,“酒疯”。“酒祸”已成了我们国家的“国患”、“国病”之一。2012年12月21日,中央军委下发“禁酒令”,要求在接待工作中不安排豪华宴请,不喝酒、不铺设迎宾地毯、不摆放花草、不组织官兵列队迎送等讲排场的活动。随后,各地政府纷纷出台地方版“禁酒令”。地方政府出台“禁酒令”并不稀罕,以前也有过相关报道,但能否真正落实下去还有待观察。“禁酒”难在“禁久”。

(1)结合材料一,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中国白酒行业出现“拐点”的原因(14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探究政府如何使“禁酒”得以“禁久”。(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