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 材料一: 表1 ...

收入分配问题关系到人民的切身利益,也影响到经济升级和社会转型。

材料一:      表1  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及其增长速度

满分5 manfen5.com

   注:2012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 7.8 %

表2  200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构成情况       (单位:元)

年份

城镇居民收入构成

农村居民收入构成

工资性收入

经营净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工资性收入

家庭经营收入

财产性收入

转移性收入

2008

11299

1454

387

3928

1854

4302

148

397

2009

12382

1529

432

4515

2061

4404

167

483

2010

13708

1714

520

5092

2431

4937

202

549

2011

15412

2210

649

5709

2963

5940

229

701

材料二:收入分配问题是社会经济关系及其变动在财富分享方面的反映。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达到惠及更多百姓的目的,需要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需要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如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调整财政收支结构,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建立公共资源出让收益的全民共享机制,实施一系列关于深化收入分配制度领域的“顶层设计”。 

(1)指出材料一中表一和表2反映的经济信息。(9分)

(2)结合材料,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说明合理的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12分)

(3)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分析如何“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10分)

 

(1)答:表一反映了2008年-2012年我国财政收入逐年增加;财政收入的增长速度总体放缓,2012年的增速与2011年相比大幅下降;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4分) 表2反映了2008年—2011年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多样化;城镇居民的工资性收入是其主体收入;农村居民的家庭经营收入是其主体收入;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5分) (2)答:①财政具有促进资源合理配置的作用。国家通过国民收入的再分配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4分) ②合理的分配政策有利于经济发展。财政收入增速适当放缓,有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居民购买力的提高,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4分) ③公平是效率的保证。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多样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4分) (3)答:①科学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分) ②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所决定的,收入分配领域的问题已经严重地影响社会公平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要靠勇气。精心设计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收入分配改革问题。(4分)③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和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制定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的方案,才能保证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公平,又能够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性和积极性,稳步推进改革。(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以图表的形式考查学生的阅读、理解及归纳问题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图表并能概括出图表反映的全部信息。做图表题要根据表头、数据、项目、小注内容进行概括。表1主要反映我国财政收入逐年增加但增长速度总体放缓,财政收入增速超过国内生产总值增速。表2反映我国城乡居民收入逐年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多样化,城乡居民收入存在差距。答题时注意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找出成就与差距。 (2)材料以收入分配改革为背景,考查我国分配制度的有关知识。题干要求说明合理的分配对经济发展的积极作用。答题时一定要从两则中材料获取有效信息,然后与教材知识对接。表一中反映的财政收入增速适当放缓,材料二中“提高个人所得税的起征点,营业税改为增值税”, 有利于企业生产的扩大和居民收入增加,发挥投资和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表二中城乡居民收入渠道多样化,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可以激发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推动我国经济平稳发展;材料二中把财政资金更多地投向基础设施和民生领域,加大“三农”投资力度,有利于支持农村经济发展,缩小城乡差距,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促进经济协调发展。 (3)本题是一道哲学题。题干要求运用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分析如何“用勇气和智慧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价值观具有导向作用,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必须符合事物的发展规律,必须符合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改革,一方面要坚持以以人为本的核心的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另一方面,要遵循社会发展规律,坚持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要求的客观规律。应从社会经济发展和改革的全过程和深层次来把握收入分配改革问题。 考点:收入分配和社会公平、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材料一:近年世界主要经济体GDP排名情况表

国家

2010年、万亿美元

2010年排名

2012年、万亿美元

2012年排名

美国

14.58

1

16.198

1

中国

5.88

2

9.039

2

日本

5.50

3

5.997

3

德国

3.31

4

3.373

4

材料二:总体小康水平16项指标实现状况

实现程度

90%以上

85%——90%之间

80%左右

大陆31个省区市

15个

9个

7个

三大经济带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

(1)分析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6分)

(2)概括说明材料二说明的问题。(3分)

(3)党的“十八大”指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着力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说明这一要求的经济学依据。(12分)

 

查看答案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坚持“把个人和国家、民族作为一个命运共同体,把每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 必须凝聚中国力量”。下列能够促进“每个人的具体利益和国家利益、民族利益紧紧捆绑在一起”的措施有:

①调整居民收入分配政策,保证社会公平;

②改善民生,让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③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

④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体人民各尽所能,各得其所,和谐相处。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14日,中共重庆市委四届三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重庆市委、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科学划分功能区域、加快建设五大功能区的意见》,根据该《意见》,重庆市划分为都市功能核心区、都市功能拓展区、城市发展新区、渝东北生态涵养发展区、渝东南生态保护发展区五个功能区域。这是在重庆原有的“一圈两翼”区域发展战略基础上,进一步划分该市功能区域、明确区县功能定位。该《意见》划分五个功能区域,表明:

A、中共重庆市委正确履行宏观调控职能;

B、重庆发展坚持科学发展观指导,贯彻以人为本为核心;

C、促进重庆发展应该坚持创新发展理念,切实改变唯GDP政绩观;

D、重庆立足于“大城市、大农村”实际,坚持统筹城乡均衡发展。

 

查看答案

随着汽车保有量猛增,对汽车维修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约有七成以上的汽修人员仅有初中文化水平,而真正具备现代知识体系和技能的人才占的比例很少,工艺精湛的保养和修理技师成了各家竞相抢夺的目标。这说明:

A、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改变;

B、劳动者改变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C、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D、我国劳动者素质不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查看答案

2013年9月26日,国家为加快中部地区发展投入巨资建设的连接江西向塘和福建莆田的向莆铁路正式开通运营,江西南昌至台海西岸经济区的运行时间缩短三倍以上。在首列动车上,部分台湾地区县市长开始向江西游客推介台湾的旅游等产品。这说明,财政投资

A、提高人们生活水平,促进社会公平;

B、优化资源配置,促进区域统筹发展;

C、促进国民经济平稳运行;

D、是拉动经济发展的杠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