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2分)“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

(22分)“国以粮为本。民以食为天”。 粮食问题永远是人类生存发展面临的首要问题。而解决好十几亿人口吃饭问题始终是我国政府面临的首要民生问题。作为一个拥有占世界近21%人口的大国,只有做到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才能够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局势面前站稳脚跟。近年来,我国粮食浪费问题突出,引起社会广泛关注。

材料一 

满分5 manfen5.com

 

注:据测算,我国粮食产后仅储藏、运输、加工等环节损失浪费总量达700亿斤以上;每年餐桌上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1000亿斤,相当于全国粮食总产量的1/10。

材料二  央视报道,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价值高达2 000亿元,被倒掉的食物相当于2亿多人一年的口粮。这真是不折不扣的“舌尖上的浪费”。尽管吃饭花的钱是我们自己的,但资源是社会的,谁都没有理由浪费。“舌尖上的浪费”既有国家公职人员,也有普通民众,还包括一些大学生。调查显示,每年大学生倒掉的食物,可养活大约1000万人一年。“成由勤俭败由奢”,历史的警钟应该长鸣。“他山之石,可以攻玉”,睁开眼睛看看富裕的国家怎样敬畏粮食。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还需要市场的配合,餐饮企业少来一点包厢“最低消费”等规定,多来一些 “半份半价”“免费打包”等服务方式。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更需要拿公权开刀。坚决抑制“舌尖上的腐败”,让那些在公款吃喝以后不愿意“吃不了兜着走”的公职人员在政治上“吃不了兜着走”。

(1)描述材料一的经济信息。结合材料一、二,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如何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15分)

(2)有同学认为“遏制舌尖上的浪费责任在普通民众”,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请你运用公民和政府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进行评析。(7分)

 

(1)①粮食产量逐年增加;②进口粮食比率不断增加;③粮食利用率低,浪费严重。(3分) 消费者:①树立正确的消费观,②坚持适度消费,③绿色消费,④勤俭节约。(2分) 经营者:①要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按人份制作餐量,对客人进行提醒。②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坚持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结合起来,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③依靠科技进步、加强科学管理,减少物流环节的粮食浪费,提高粮食资源的利用率。(6分) 国家:发挥市场调节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经济手段、法律手段和必要的行政手段加强市场监管,减少粮食浪费,保障粮食安全。(4分) (2)①人民民主专政的本质是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1分)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需要群众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坚持个人利益和国家利益相结合,(2分)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公款吃喝的监督,(1分)因此说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普通民众人人有责,是正确的。 ②我国的政府是人民的政府,国家公职人员是人民的公仆,需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1分)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工作原则,(1分)在遏制舌尖上的浪费中要起表率作用,题中观点没有认识到国家公职人员在遏制浪费中应该承担的责任,因此是片面的。(1分) 【解析】 试题分析:(1)第一小问改善图表信息,根本表头、数据和小注内容加以概括。图表反映的是我国粮食产量与进口粮食比率的变化,小注信息说明了我国粮食利用率低,浪费严重的现象比较突出。第二小问,如何遏制舌尖上的浪费。遏制舌尖上的浪费是一个社会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国家、企业和消费者各自采取何种举措要具体分析回答。国家要从宏观政策上加强调控和管理、企业从经营策略上该如何做、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践行正确的消费原则。(2)属于辨析题,对题目的观点要具体分析。遏制舌尖上的浪费公民有责任,除了自己自觉遏制浪费外,还要加强对政府公职人员的监督;政府应该在遏制浪费中起到表率作用,并承担相应责任。 考点:本题考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的政府。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胡锦涛同志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第六次峰会上提出“坚持在发展中共促繁荣”的观点,引起与会领导人的强烈共鸣和高度赞赏。这是因为(  )

①各国在世界和平与发展问题上有着一致共识      

②维护世界共同利益是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 

③此观点有利于促进国际经济政治新秩序的建立    

④此观点符合当今国际社会和平与发展这一主题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0月20日,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商务局政策法规信息处发布的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对口支援新疆兵团产业聚集园区的内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已增至19个。同时,全国19个省市对口援助新疆资金超过100亿元。这些举措体现了(  )

①我国坚持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②国家富强是实现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前提 

③民族地区的发展是民族团结的政治基础 

④国家方针政策和民族地区具体特点的结合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1992年,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目标。20多年来,党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使我国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转折。这体现了中国共产党(  )

①坚持科学执政和民主执政         ②具有与时俱进的执政能力 

③具有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 ④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长沙市市长张剑飞就拟提交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向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和建议。人大常委会委员们就提升长沙国际化程度、加大对企业发展的扶持、促进城乡一体化、推进文化强市、保障和改善民生、巩固提升文明城市创建成果等方面建言献策。市政府向市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和建议(  )

①表明市政府是市人大常委会的职能部门        

②有利于市政府依法行政,审慎行使权力 

③说明涉及重大问题的决策都由市人大常委会负责 

④体现了民主集中制的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2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纪委全体会议上指出,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这意味着(  )

①为防止权力滥用,需要对权力进行制约和监督 

②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 

③权力是把“双刃剑”,分立和制衡是有效制约权力的关键 

④要坚持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坚定不移惩治腐败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