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上海世博会把“城市多元文化的融合”作为5个副主题之一,决心将自身建设成“民族、民间、民俗文化”的展示和推广平台。城市多元文化能够实现融合的哲学依据是

A. 矛盾的特殊性寓于矛盾的普遍性之中
B. 事物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C. 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有
D.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是相互联结的
中国古代天文观测是发达的。我国最早用甲骨文记录了超新星的爆发,但我们没有进一步研究为什么会产生这样的爆发。《墨经》对所有的几何光学现象都有记载,但没有人问“光的本质是什么?”我们往往强调“用”,能管用就好了,止步于应用,没有进一步进行哲学思考,理论的思维。这启示我们
A. 应在探索真理的过程中正确对待错误
B. 应在实践中追求和发展真理
C. 应在实践中提高自己判断和推理的能力
D. 应承认真理是人们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从植物成熟的周期,到太阳周而复始的轮回;从对季节更替的全程关注,到对播种与收获的适时测度…… 我们的先祖探索着自然运行的规律,并以此为指导安排农事和生活,也创造了“春节与年”的文化。上述材料体现了
①意识是客观存在的反映
②亲身实践获得的认识才能促进实践发展
③事物之间的联系是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
④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认识、利用规律,为人类造福
A. ②③ B. ③④ C. ②④ D. ①④
承办2014年第二届夏季青年奥运会是南京市委、市政府从南京的实际出发,为全面展示南京历史文化名城的魅力以及现代化大都市的生机和活力,进一步加快南京经济社会发展的一项重大决策。这体现了
A. 物质与意识不可分 B. 物质与意识同等重要
C. 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 D. 思维是对存在的正确反映
张平宜曾经是台湾《中国时报》的资深记者。2000年,为了采访大陆麻风康复村的现状,她来到了四川省西部一个叫大营盘的小村庄。此后她辞去百万元年薪的工作,致力于大营盘麻风病人的子女教育。11年来,张平宜将一个供麻风村子女上学的教学点一点点地建成为完善正规的学校,至今已培养百余名毕业生。张平宜的爱心和奉献精神感动了中国人,被评为2012感动中国十大人物之一。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对张平宜精神的理解正确的是
①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传承 ②是中华民族精神的延续
③是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④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2.张平宜的行为充分说明
A. 从事教育工作是实现人生价值的重要途径
B. 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对社会的奉献
C. 价值观是重要的人生向导
D. 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特征
和谐文化是以和谐为思想内涵、以文化为表现形式的一种文化系统。我们建设和谐文化,是因为
A. 和谐文化就是关注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
B. 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和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C. 建设和谐文化需要全社会形成共同的理想信念
D. 和谐文化是全体人民团结进步的重要精神支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