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以来,三农问题伴随“用工荒”的出现,更加令人关注。 材料一 2012年...

2012年以来,三农问题伴随“用工荒”的出现,更加令人关注。

材料一  2012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强调,农业科技具有公共性、基础性、社会性,政府要发挥主导作用,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要采取引导高等学校、科研院所等开展农技服务,培育和支持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完善教育科技培训政策,造就新型农业科技人才队伍;开展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等措施,提升农业技术推广能力。

(1)结合材料一,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上述做法的理论依据(8分)

材料二  针对现存的“用工荒”问题,某校同学们通过探究发现:一方面是用工难,另一方面却又是就业难,两难并存。这“两难”,既是劳动者的困惑,也是企业的困惑,更是政府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2)请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就上述“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如何和谐共“舞”。 (6分)

 

(1)①文化与经济相互联系,经济是文化的基础。政府加大对农技资金投入,加快推进农业科技创新。(2分) ②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给经济以重大影响。中央提出推动产学研、农科教紧密结合,培养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民科技素质。(2分) ③教育是文化传播的重要途径。中央提出加强教育科技培训、培育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推广科技成果。(2分) ④农民是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中央提出提高农民科技素质,培育新型职业农民,提升农技推广能力。(2分) (2)①作为政府应该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培养各种高素质的人才,提高劳动者素质;(2分)②作为企业必须加强企业文化建设,重视文化对经济和人的影响,提高经营者的道德修养,增强社会责任意识;(2分)③作为劳动者,要提高科学文化修养和思想道德修养。(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要准确解读材料信息,根据中央“一号文件”中解决三农问题的措施对应回答所体现的文化生活道理。抓住措施中的关键地方,简单地进行总结概括,并回答体现的原理。“政府大幅度增加农业科技投入”体现经济是文化的基础;中央推出的产学研相结合战略,体现了文化与经济相互交融;“完善教育科技培训”重视教育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开展人才培训”因为农民是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的主体。(2)首先要明白材料中的“两难”内容,再分别从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三个角度提出合理的措施,原理的范围是文化生活知识,要注意主体与行为的一致性。学生可以从政府加快发展教育事业,企业重视企业文化建设,劳动者个人提高自身修养等角度回答。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与经济的关系、文化传播的途径、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2年2月14日上午在北京隆重举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2011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共授予374个项目和10名科技专家。国家自然科学奖授奖项目36项,其中一等奖空缺,这是该奖项第八次空缺。这反映了一个尴尬的现实:戒国原创性科技水平亟待提高、科技产业化能力需要加强、尖端人才的极度缺乏、公众的参与热情度不高、法律政策支持力度的疲软等等。

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有关知识,针对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多年空缺的尴尬现实,你有哪些好的建议?(12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坚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促进就业放在经济社会发展优先位置。我国就业形势是一方面就业难,另一方面用工难。这“两难”是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共同的困惑。能否清除认知障碍,平衡利益矛盾,决定着政府、企业和劳动者能否和谐“共舞”。

材料二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指出,要推动具备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实现整体上市,不具备整体上市条件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股权多元化改革,有必要保持国有独资的国有大型企业要加快公司制改革,完善企业法人治理结构。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就“两难”问题的解决,谈谈政府、企业和劳动者应该如何做。(6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知识,分析我国推动国有大型企业进行公司制改革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2012年2月12日,山东省政协常委会工作召开,会议提出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加快经济文化强省建设作出新贡献。推动文化强省建设必须(  )

① 坚持中国特色理论体系为指导             ② 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凝聚力量

③ 立足社会实践,传承传统文化,博采众长   ④ 推动指导思想多元化建设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已经进入到了从国家战略层面尚美、求美,从社会层面发现美、呼唤美、弘扬美,从个体内心认同美、追随美的时代。用美丽心灵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我们

①大力弘扬中华传统文化           ②不断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③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④把科学文化建设作为文化发展的中心环节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他是爱写诗的文艺青年,他是知名度最高的普通士兵,“雷锋”这个温暖的名字,半个世纪后仍然保持着巨大的魅力。对陌生人的关怀、友善的捐助、将个人得失置之度外的奉献……每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雷锋精神的践行者。雷锋精神(  )

①历久弥新,是中华优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顺应时代,展现了平凡道德实践的经济价值

③凝聚力量,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④植根群众,丰富发展了社会主义的先进文化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