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海地、日本地震等自然灾害和利比亚、叙利亚等国“人祸”都影响到海外中国公民的安全,加紧构建一张保护中国公民生命财产安全的“保护网”已经成为政府高度重视的课题。“保护网”的构建充分体现了( )
①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性质 ②充分保障我国公民的政治自由
③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是一致的 ④我国政府高度重视和保障人权
A.①② B.①③ C.①④ D.③④
具有指标意义的10年期美国国债收益率跌至纪录低点。北京时间2012年5月31日,美国基准10年期国债收益率跌破1.60%,这已触及该收益率数据的历史新低。美国通过“寅吃卯粮”的发债行径,将部分负担转嫁到全球市场,为全球经济埋下了巨大隐患。中国作为美国最大的债权国,在这场债权人与债务人的世纪大博弈中,损失无疑首当其冲。为此,我们必须 ( )
①增加国债购买,调整汇率 ②加强防范意识,维护经济安全
③调整经济结构,发展实体经济 ④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共同主导世界经济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世界贸易组织第八次部长级会议2011年11月17日在日内瓦闭幕,各成员普遍认同应加强世贸组织的作用,呼吁抵制贸易保护主义,但在多边贸易机制未来方向性问题
上存在明显分歧。据此,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①WTO促进了一定范围的贸易自由化 ②发展多边贸易机制能消除竞争和冲突
③WTO推动了国际分工向广化和深化发展 ④抵制贸易保护是市场开放性的客观要求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2011年7月29日,我国首次发布GDP质量指数,并进行排名。GDP质量指数采用了“经济质量、社会质量、环境质量、生活质量、管理质量”五大子系统。这一指数的发布( )
①是对以往以GDP为导向的政绩考核体系的完全否定
②说明我国实现了人口、资源、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③有利于落实“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④有利于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1年7月27日国务院常务会议决定采取强制措施,全面加强交通、煤矿、建筑施工、危险化学品等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这一决定( )
①是政府直接参与经济活动的表现 ②表明国家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
③是政府运用行政手段干预经济 ④表明政府监管是市场健康运行的基础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19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随着城市化和工业化的发展,人口流动打破了传统社会的“生于斯,死于斯”的格局,城市和农村都出现了大量渴望子女常回家看看的“空巢”老人,老人权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少数老人去世多日都无人知晓,晚年生活甚是凄惨。
2012年6月2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首次审议《老年人权益保障法(修订草案)》,在草案形成过程中有较大争议的“常回家看看”精神慰藉条款,写进了草案。草案规定每年农历九月初九为老年节。家庭成员应当关心老年人的精神需求,不得忽视、冷落老年人。与老年人分开居住的赡养人,应当经常看望或者问候老年人。
(1)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全国人大常委会将“常回家看看”入法所体现的政治生活道理。(9分)
(2)“常回家看看”是中国传统孝道理念,结合上述材料,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谈对国家设定老年节的认识。(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