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

(24分)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材料一  表:2011年我国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产    业

产值增速

利润增速

能耗增速

传统产业(部分)

金属加工

30.2%

l9.2%

18.0%

钢铁

29.2%

13.7%

27.5%

机械

39.9%

11.5%

17.5%

文化产业(如出版、电影、动漫)

79.5%

49.0%

1.1%

    注:我国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截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低于国际标准。

(1)上述表格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并根据生产与消费关系的知识,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14分)

材料二  由中央电视台制作播出的电视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带来了超乎预期的社会关注度和收视效果,仅在戛纳电视节上就有20多个国家和地区购买了该片的播映权。有境外媒体评价该片是文化传播的范例。《舌尖上的中国》通过一个个普通人物的故事,精美的画面,朴实地讲述了中国大江南北的各色原生态美食,充满了浓郁的人文关怀、家国情怀和乡土情结。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以故事推动影片进程,并设置悬念,成功跨越了语言、社会、价值观等传播障碍。一位日本女大学生观看该片后说:我现在才知道中国原来是很容易让人理解的国家。”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相关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10分)

 

(1)①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产值增速比较快、利润增速比较快、能耗增速比较低,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在提高经济发展增速和效益、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方面潜力巨大。(6分) ②生产决定消费。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促进文化和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提高人民的消费水平和质量。(4分)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文化产业属于知识经济,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性产业,有利于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相关产业发展,有利于提高劳动者素质,为经济发展提供智力和思想保证。(4分) ①文化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保持中华文化的民族特色,《舌尖上的中国》的内容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真实地反映了中国的饮食文化,包含了人类共同的人文关怀和情感。(5分) ②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必须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不断推动文化创新,增强中华文化的吸引力。《舌尖上的中国》借鉴了世界文化传播的先进手法,推动了文化传播方式的创新。(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第一小问以图表加注释的形式考查学生读图、理解、归纳方面的能力。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图表中的各项信息以及注释的内容,用简练的语言概括出图表及注释反映的全部经济信息。解答本题学生既要看到文化产业在产值增速、利润增速、能耗增速等方面较之传统产业的优势;也不能忽视文化产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贡献率低的现状,文化产业潜力巨大。本题第二小问要求学生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分析我国当前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经济意义。解答本题学生要从生产决定消费以及消费对生产的反作用两个角度分别展开说明。 (2)本题要求学生用文化多样性和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的成功对中国文化“走出去”的启示。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阅读材料及设问的要求,以从中找出答题的思路。本题设问要求学生答出启示,也就是怎么去做。题中材料“该片借鉴了欧美纪录片的拍摄手法”对于学生解答问题有重要的提示意作用,解答本题学生可从正确处理民族文化与世界文化的关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等角度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主要包括:生产与消费的关系、文化既是世界的又是民族的、文化创新的途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3000多年前,黎族人民横渡琼州海峡来到海南。他们在这方热土繁衍生息,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华美绝伦的黎族织锦,造型独特的船形屋,用牛角、竹子、棷壳等制作的乐器……其中,钻木取火、低温制陶、黎族民歌、黎族织锦等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由此可见,黎族文化

①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是中华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

②具有悠久的历史,是黎族人民长期社会实践的产物

③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其性质是由海南地理环境决定的

④具有强大生命力,是促进海南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A. ②④         B. ①③          C. ①②           D. ③④

 

查看答案

随着国际化程度不断提高,北京越来越多的中餐馆开始提供英文菜单,但一些菜单的译法闹出不少笑话。近来有关部门出版了《美食译苑——中文菜单英文译法》一书,将2158道中餐菜名翻译成外国人能看懂的英文名称。此举有助于

A. 丰富中华饮食文化的内涵                    B. 促进中西饮食文化传播

C. 减少中西饮食文化的差异               D. 展现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查看答案

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查看答案

好莱坞电影《功夫熊猫》的文化元素多半是中国的,功夫是中国的,熊猫是中国的,场景是中国的,但熊猫阿宝怎么看都不像中国的大侠。这告诉我们

①文化符号比文化精神更重要                

②繁荣我国文化应借鉴好莱坞的文化创新理念 

③繁荣我国文化的关键是继承我国的传统文化  

④文化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9月25日 ,我国“瓦良格”号航母改造完成正式服役,更名为“辽宁”号。发展和建设航母,既是我国国防科技水平的集中体现,又是中国维护海洋权益的必然要求。中国发展航空母舰

①增强了维护国家主权与促进世界和平的能力 

②是应对当今时代主题转变的战略选择 

③有利于我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性作用 

④是维护和实现我国国家利益的需要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④        D. 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