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货币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之所以比商品出现...

商品和货币似乎是一对孪生兄弟,其实,货币出现要比商品晚得多。货币之所以比商品出现的晚是因为

A.只有当金银与其他一切商品相交换时才产生货币

B.只有当金银同时具有了价值和使用价值后才产生货币

C.只有当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时金银才充当货币

D.只有当金银充当交换媒介并能表现其他商品价值时才产生货币

 

C 【解析】 试题分析: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当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时候,才出现了货币,而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是生产力和社会分工发展到一定阶段的表现,C正确;金银充当一般等价物和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不同,A表述错误;金银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表示金银是商品,B说法错误;D缺少了固定,表述错误。 考点:本题考查货币的产生。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M国与N国的汇率为1: 6,假如2013年M国通货膨胀率为28%,N国货币贬值率为25%,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从购买力角度看,2013年两国间的汇率为

A. 1 : 5. 76     B. 1 : 6. 25    C. 1 : 6. 72      D. 1 : 10.24

 

查看答案

(12分)阅读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圆明园是我国古代园林和建筑艺术的杰出代表,1860年被英法联军大肆抢劫后焚毁,现在是我国重要的文化遗址。20世纪80年代以来,关于圆明园遗址保护和重建方案的争论充分展开,目前主要有原址整体复建、原址部分复建、遗址附近复建、异地重建等观点。

(1)赞成上述哪种观点?请从文化教育功能和文化传承的角度阐述你的理由。(5分)

(2)选择方案的过程也就是权衡利弊的过程。简述其中所体现的利与弊的辩证关系。(4分)

(3)假如让你制定方案,首先应抓什么环节?在这个环节你主要应做哪些工作?(3分)

 

查看答案

(26分)中华各族人民在生产和生活实践中形成了独特的饮食文化。中国的八大菜系各有其特点和渊源,湘菜以辣菜著称,闽菜以海鲜见长,且各菜系相互借鉴,如浙菜系善用北方的烹调方法将南方丰富的原料做得美味可口,“南料北烹”成其一大特色。中国的素食文化、茶文化和陶瓷餐具等,不仅影响周边国家,而且惠及全世界数十亿人。随着时代的发展,中华饮食文化在与世界各国文化碰撞中又出现了新的时代特色,如色、香、味、型外更讲究科学和营养,并产生了休闲食品、保健食品、绿色食品等。如今吃文化已经超越了“吃”本身,吃的是美食,品的是文化,收获的不仅是感官的享受,更是心灵的愉悦和丰盈。

    据统计,中国人每年在餐桌上浪费的粮食高达800万吨,价值2000亿元,这种“舌尖上的浪费”引起了人们的关注。时下,倡导将盘中餐吃光喝净的“光盘”运动正在兴起,一些普通公众、餐饮业者、公益组织参与其中。拒绝“剩宴”提倡“光盘”成为更多人的共识。随着更多人加入,涓涓细流必能汇成珍视资源、反对浪费的潮流,从而在全社会形成厉行节约的良好风气。

(1)结合材料简要说明中国饮食文化的价值。(8分)

(2)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就如何传承和发展中国饮食文化提出建议。(6分)

(3)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相关知识,谈谈对“拒绝‘剩宴’提倡‘光盘’行动”的认识。(12分)

 

查看答案

(26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S省政府遵循城镇化的客观规律,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城乡统筹、节约用地、因地制宜、提高质量和效益,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该省合理控制特大城市和大城市规模,充分发挥其辐射带动作用;积极促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建设,以增强其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吸纳就业、人口集聚等功能。

材料二  S省政府认为,城镇化成功与否,绝非以城市数量和城市人口的增长来判断。相比“数量”的变化,城镇化应该更加注重增长“质量”,即社会公平和协调发展问题。城镇化可以提高社会公平,可以解决农民工和未来更多农民进城后公平分享到公共服务的问题。要防止一味追求城镇化率,对农村竭泽而渔,这就更需要强化对行政权力运行的监督和制约,保障农民的基本权益。

(1)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阐述S省积极稳妥推动城镇化健康发展对解决“三农”(即指“农业”、“农村”、“农民”)问题的意义。(14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为政府如何解决城镇化过程中的社会公平问题出谋划策。(12分)

 

查看答案

从农业免税到个税调整,从大规模保障性住房建设到基本保障制度的全民覆盖,从最低的工资标准的持续提升到基本公共服务体系的加快建设等,收入分配改革已在路上。下列对材料认识正确的是(     ) 

①改革是社会主义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②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调整生产关系以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③生产关系的变革同生产力发展是同步的 

④收入分配改革体现了凋整上层建筑以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