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分)城镇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历史任务,也是扩大内需的最大潜力所在,要积极稳妥推进城镇化,努力提高城镇化质量。
材料一 现代城市意味着更多的发展机会、更高的生活水平、更好的公共服务,吸引了大量资本、技术、劳动力向“北上广”等中心城市聚集。大学生小丫毕业后,再三考虑,决定留在上海就业,“虽然竟争激烈,但我对自己的能力有信心,我想在上海打拼几年,有了经验之后再自己创业”。
材料二 “青壮打工去,收禾童与姑,留守儿童苦,空巢老人孤……”大量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农村出现了土地荒,人口老龄化、农业劳动者素质下降等问题,这对农村基层的管理和服务提出了新要求。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l)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评析材料一中小丫的就业选择。(8分)
(2)从《政治生活》角度,针对材料二中农村出现的新问题,请你就创新农村经济和社会管理提出合理化建议。(10分)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要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这是基于
①系统和要素是相互区别的 ②系统的整体性
③用综合思维方式认识事物 ④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广东省全面推进文化强省建设,把2012年作为券层文化设施建设的“攻坚”,拨款新建美术馆等三馆,供免费使用;作为群众性文化活动的“丰收年”,举办“开心广场、百牲舞台”等群众性文化活动;作为文艺创作生产的“提升年”,发挥其统一思想、凝聚力量的作用,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吸引力;同时,还围绕“广东精神”,开展道德领域突出问题的专项治理。
材料二 广东省为推进文化强省建设,分析和才巴握广东文化的优势和劣势,极力成为 北京、上海之外的中国文化发展的第三极;实施重点文化惠民工程,推进全省文化场馆建设;划拨群众性文化活动专项资金打造一批具有广东特色、岭南风格的文化品牌;在发展 自身特色的同时,广泛吸收借鉴兄弟省份、世界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成果。
(1)运用“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一中文化强省建设做法的依据。(12分)(2)结合材料二,运用唯物辩证法实质与核心的知识,阐述广东如何推进文化强省建设?(12分)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2年,某市就推进中小微企业平德健康发展,作如下要求:为缓解资金问题,提高中小微企业增值税和营业税起征点;规范市场金融秩序,严厉打击非法集资、高利货等违法行为;同时,为推动我国产业转型升级,责令停止和限期改正高耗能、高污染中小微企业。
材料二 一批中小微企业抓住机遇,取得骄人成绩.他们有的潜心研发高、精、尖的产品,极力拥有自主知识产权;有的大幅降低生产经营成本,坚持科学管理,提升竞争力;有的及时淘汰高耗能、高污染产品,转型生产新产品;有的根据市场不断调整定位,且坚持以质量增强竞争力;有的积极吸引外资,增强出口创汇能力,并坚持走出国门参与党争。
材料三 某省为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委进行实地调研、征求意见、讨论,促成政府出台支持中小橄型企业的政策措施;省人民代表大会市议、听取、批准政府工作报告,其中特别强调重视支持中小微型企业;省政协委员呼吁加大扶持中小微企业力度,联名建议减轻其祝负省委、省人大、省政协的努力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小徽企业的困难。
材料一中政府对中小微型企业的有关做法,体现了《经济生活》宏观调控方面的那些道理。(6分)
运用《经济生活》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小微型企业做法给我们的启示。(10分)
结合材料三,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省委、人大、政协委员的努力为什么能缓解中小微型企业的困难?(12分)
2012年11月28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农业和农村工作汇报,讨论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修正案(草案)》,该草案对农民集体所有土地征收补偿制度做了修改。会议决定将草案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这说明
①全国人大常委会行使最高立法权
②国务院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提出议案
③国务院建设依法行政、公正严明的法治政府
④国家政权行使组织和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职能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国内刚刚起步的公租房建设一直备受瞩目,也受到多个民主党派的关注。致公党中央、民盟中央和农工党中央已分别就公租房和保障房建设问题,向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提交党派提案。建议通过制定《住宅法》等方式,完善公租房等保障房制度。这表明
A.民主党派具有法律规定的参政权
B.全国政协履行了参政议政的职能
C.全国政协及全国人人常委会共同行使立法权
D.人民政协是各民主党派合作的组织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