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

(3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在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日益成为最重要的支柱产业之一。

材料一  2011年我国传统产业与文化产业发展比较

满分5 manfen5.com

注:截至2011年,我国文化产业仅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75%,美国此项数据2010年为21%。为此我国提出要“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1)某企业决定投资文化产业。结合材料显示的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该企业投资选择的正确性。(14分)

材料二  由中国中央电视台播出的美食类纪录片《舌尖上的中国》热播走红,其经验值得借鉴。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由“吃”出发,真正“吃”出了文化,“吃”出了共鸣。

在国人看来,“吃”不仅可以满足口腹之欲,更体现了食物带给中国人的生活仪式、伦理、趣味等方面的文化特质,是一方水上各种文化要素的集合。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值得我们骄傲和自豪。

(2)《舌尖上的中国》的热播走红对我们继承和发展文化有什么启示?  (9分)  

(3)结合材料,谈谈《舌尖上的中国》创意制作所蕴含的哲学智慧。(9分)

 

(1)①同传统产业相比,文化产业成长潜力大、发展速度快。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是一种明智的战略选择。 ②文化产业资源能耗小,综合效益高,当前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滞后,企业投资文化产业,既能降低成本,又有广阔市场,能取得很好的经济效益。 ③投资文化产业,为社会提供文化产品,是企业创造良好社会效益,承担社会责任的表现,能提升企业的信誉和形象。 ④发展文化产业,有利于优化产业结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科学发展,符合国家政策导向,因此投资文化产业,能获得国家优惠政策的扶持。(14分)  (2) ①大众传媒具有文化传递、沟通、共享的强大功能。该片的走红启示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需要充分发挥现代传媒的作用。 ②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展示的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积淀与传承,启示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需要批判的继承、古为今用,需要推陈出新、革故鼎新。 ③该片流淌出的各地民俗民风与多样的美食文化相映成趣,使人们“吃”出了共鸣,启示我们文化继承和发展必须立足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满足人民群众的文化需求。(9分) (3) ①坚持联系的观点。该片把中华美食与源远流长、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有机结合在一起,使各地民俗民风与多样的美食相映成趣。 ②坚持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具体的历史的统一。该片以一个个的美食为载体,来展现中国饮食特有的文化特质和普遍的人文情怀。③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该片立足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实践,展现国人对美食和生活的美好追求。(9分。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酌情给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企业投资的角度分析投资文化产业的可行性,属于文化生活的专题运用经济生活原理进行分析的题目。可以从文化产业与传统产业相比所具有的优势及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上加以概括,具体包括文化产业能耗低,成长潜力大,符合国家政策,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积极承担社会责任等,学生从这些角度结合文化产业具体论述即可。(2)对我们有什么启示,需要学生从措施即做法上回答,原理的大致范围是文化的继承和发展,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手段,结合舌尖上的中国走红依托了电视等大众传媒,着重回答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从如何进行文化继承和发展,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上回答;从文化继承和发展的主体上要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作用。(3)舌尖上的中国的创意智慧需要学生根据材料内容准确、全面的概括,根据所学的唯物辩证法知识,抓住关键字眼对应分析。“该片从绵延数千年的中华饮食文化说起”、“特质”体现了坚持联系的观点,实践的观点,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相结合。对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是该题的重点和难点,对学生的能力有较高的要求。 考点: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科学发展观、文化的继承和发展、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近一年半来,在重庆綦江公交车上,凡是给一位80多岁老人让过座位的人,都会收到老人回赠的一个红包。红包里除了2元崭新的纸币,还有一张印有感谢话语的卡片。此事引起了网友的热议。有网友说“让座是靠提高道德水准来解决的,此举会助长青年人逐利的风气”,有网友说“两元钱就是让座的价值,在当前,此举有利于鼓励青年人让座”。这些不同看法表明

①青年人要在奉献中实现人生价值          

②价值判断因时而异,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价值判断因人而异,具有主体差异性      

④价值观不同,人们对事物认识和评价就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20%的垃圾系产品过度包装造成。为此,新修改的《国家清洁生产促进法》明确规定:“企业对产品的包装应当合理,包装的材质和成本应当与内装产品的质量、规格和成本相适应,减少包装性废物的产生,不得进行过度包装。”从而将过去对减少产品过度包装的倡导性规定修改为强制性规定。这一规定的变化说明

①事物内在的规律性制约着人们对过度包装认识的程度

②实践发展的客观需要推动人们对过度包装认识的发展

③减少产品过度包装的真理性认识依赖于社会的进步

④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有利于过度包装问题的解决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谷子是中国传统作物,但亩均不足100公斤的产量长期困扰谷子生产。被誉为“杂交谷子之父”的赵治海在历经多次失败之后,认识到套用杂交水稻、高梁的模式去研究杂交谷子,是没有出路的,他抛开国内已沿用20多年的研究方法,把握谷子特性,采用光温敏两系法去试验谷子杂交,终于选育出“张谷”系列良种,亩产最高达到810公斤。这说明

①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  

②生产力发展是推动科技创新的根本动力

③科技创新必须发扬辩证法的革命批判精神  

④加强自我砥砺,提升自身素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根本途径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我国东汉时期的王充认为;“人,物也;物,亦物也。物死不为鬼,人死何故独能为鬼?”下列内容与题干蕴含的哲理不一致的是 

①生死有命,富贵在天

②天地合而万物生,阴阳接而变化起

③道,独行也;气化流行,生生不息,是故谓之道

④天地鬼神万物,千古见在,何没了我的灵明,便具无了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2年,我国各大卫视纷纷开办了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传统美德的道德建设栏目。如中央电视台的《身边的感动》、北京卫视的《好人故事》、上海东方卫视的《大爱东方》,湖南卫视的《平民英雄》、山东卫视的《天下父母》等。各大卫视之所以创办道德建设栏目,是因为

①文化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②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

③思想道德建设是现代化建设的中心       ④思想道德建设体现着文化建设的性质和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