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加强资源节约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既关系...

(24分)加强资源节约是我国现阶段建设生态文明必须着力抓好的一项战略任务,既关系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也关系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图为我国近年来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降低率状况图

满分5 manfen5.com

 

注:我国目前每万美元GDP的能耗约为美国的2-3倍、德国的4-5倍、日本的8倍左右。

材料二  由于存在能源利用率偏低、粗放式经济发展和产业结构不合理等因素,我国能源需求过快增长,资源环境压力加大。针对这一严峻形式,国务院在能源发展“十二五”规划中强调经济发展方式和生活消费模式转变,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

材料三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材料一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的经济意义。(9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中政府的相关知识,说明怎样加快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9分)

(3)分析材料三中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唯物论依据。(6分)

 

(1)①近年来我国单位GDP能耗呈现逐年下降态势,节能降耗取得明显成效。(1分)单位GDP能耗降速呈现减缓趋势,但节能降耗形势依然严峻。(1分)②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能源资源利用率偏低,说明我国能源资源利用方式不合理。(1分)③应积极推动资源利用方式根本转变,提高利用效率和效益。(1分)做好资源节约工作,可以促进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2分)有利于切实转变经是发展方式,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2分)做好资源节约工作,坚持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可以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1分) (2)①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公共服务职能。综合运用经济、法律和行政手段,促进资源的有效利用;在全社会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4分)②坚持对人民负责原则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从源头上氛围生态环境恶化趋势,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3分)③坚持依法行政。健全法规,依法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绿色发展。(2分) (3)①物质决定意识,要求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提出了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3分)②规律具有客观性,要求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主张,是尊重自然规律的正确选择。(3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概括图表信息,根据图表的表头、项目、数据和小注内容进行概括。注意总结我国单位GDP能耗和单位GDP能耗率的变化趋势及说明的问题,和小注信息结合指出我国在节能减排上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及隐含的信息,提出我国应如何应对。第二小问,做好资源节约工作的经济意义,可以从对企业和对国民经济发展两个角度分别分析。有利于企业技术改造和创新,通过经济效益,有利于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2)该题运用的原理范围固定,学生需要对我国政府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和设问加以选择和应用。政府要构建节能型国家和节约型社会,需要充分履行政府职能、坚持政府的宗旨和工作原则、坚持依法行政,提高政府的服务水平。(3)该题以建设美丽中国的提出考查学生对唯物论知识的识记、理解和运用。建设美丽中国是从我国当前的实际提出的,遵循了自然发展规律,故需要从物质决定意识和尊重规律的客观性角度回答。按照原理、方法论、联系材料的步骤组织答案。 考点:本题考查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我国的政府、物质决定意识、规律是客观的。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图漫画《没水》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深入实际,才能真正使主观与客观相符合

C.发挥主观能动性,就能探求事物的本质

D.人们能够通过实践对客观事物作出正确反映

 

查看答案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参观《复兴之路》展览后发表讲话指出:中华民族的昨天,可以说是“雄关漫道真如铁”。中华民族的今天,正可谓“人间正道是沧桑”。中华民族的明天,可以说是“长风破浪会有时”。下列与“长风破浪会有时”哲理相同的是

A.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B.人意共怜花月满,花好月圆人又散

C.择其善者而从之,择其不善者而改之D.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查看答案

近年来,山东扎实推进“四德工程”,涌现出济南“泉城义工”、青岛“微尘”、淄博“善小”等一系列全国知名的爱心公益品牌,推出了一批在全国有重大影响的先进典型。“四德工程”的开展

①有利于提高公民的思想道德素质

②有利于营造树正气、促和谐的良好社会风尚

③有利于全面传承齐鲁文化,创造文化新辉煌

④有利于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山东省为推动农村基层文化建设,实施农村文化“百千万”计划,评选培植了百个农村特色文化品牌、千支农村优秀文化团队、万名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积极培养农村优秀文化人才的依据是

A.农民群众是文化创造的主体                           

B.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是相互促进的

C.先进文化具有强有力的导向和示范作用      

D.公益性文化事业是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查看答案

从“十六大”到“十八大”,是人民权益彰显的十年。国家赔偿法的修订,收容遣送制度的废止,基层群众自治机制的探索,人大代表选举“城乡平权”等民主形式的完善,切实保障了公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对上述材料的主旨最恰当的反映是

A.公民直接管理国家,充分当家作主               B.公民享有的政治权利不断扩大

C.政府广纳民意,民主科学决策                        D.公民权益的保障更加完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