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1年5月29日开幕,6月11日闭幕。围...

第三届中国成都国际非物质文化遗产节于2011年5月29日开幕,6月11日闭幕。围绕实施《非物质文化遗产法》,突出生产性保护,汇聚国内外上千个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举办各类展示、展演、展销和交流活动200多项。

第三届国际非遗节继续秉承尊重人类文化多样性,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事业的宗旨,以“弘扬人类文明,共建精神家园”为主题,积极促进国际文化交流与合作,向世界展示中华民族灿烂文化,提升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们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是什么?(6分)

(2)我国在各种文明不断交流、融合、创新的过程中如何实现面向世界、博采众长?(8分)

 

(1) ①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文化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3分)。②承认文化的多样性,尊重不同民族文化,必须遵循各民族文化一律平等的原则(3分)。 (2) ①要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在立足我国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必须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3分)。②在学习和借鉴其他民族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3分)。③在文化的交流、借鉴和融合的过程中,要克服封闭主义和民族虚无主义的错误倾向(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的难度不大,直接参照教材中对待文化多样性的态度和原则,和材料结合起来回答就可以了。要注意术语的准确度和词语的简练 。(2)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不同民族文化之间的交流、借鉴与融合是文化创新的必然历程,这个过程要求面向世界、博采众长,我们要结合材料,选准角度,可以从吸收有益成果、坚持的原则、反对的错误倾向来展开论述。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点,主要有文化的多样性与文化传播、坚持文化创新的正确方向。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语句与“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体现的中华民族精神一致的有

①位卑未敢忘忧国 ②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 

③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④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A.①②③        B.①②④         C.  ①③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茶,是中华民族的举国之饮。发于神农,闻于鲁周公,兴于唐朝,盛于宋代。中国茶文化糅合了中国儒、道、佛诸派思想,独成一体,芬芳而甘醇。可见,中国茶文化

A.是中华之特有文化      B.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C.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D.对人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查看答案

对下边漫画的理解正确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①只有抛弃传统文化,才能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

②对待传统文化应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

③实现文化创新要摆脱落后思想和文化的束缚

④社会实践的需要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A. ②③     B.①②          C.③④     D. ①④

 

查看答案

2012年4月29日,英威廉王子与相恋多年的女友凯特的皇家婚礼在伦敦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举行。1900余名各国政要出席了婚礼,全球有20亿人通过电视收看了实况。英国各届都希望把这场婚事大肆操办一下,以便利用这一机会,展示英国的老派文化、老派传统,展示英国文化的风采。这一事实说明  

①大众传媒已日益成为文化传播的重要手段   

②大众传媒已取代旧的传媒

③观察人们的社会行为,可以从中看到历史上的和现实中的文化

④英国皇家婚礼是英国民族文化的集中展示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古代艺术品的收藏离不开“鉴赏”二字。“鉴”指的就是理性的判断,包括真伪的判断,包括真伪高下的判断;“赏”就是指感性的理解,就是审美,欣赏古代艺术品那种特有的美。这段话反映了通过文物鉴赏能够                                 

A.增强人的精神力量                 B.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

C.改变人生轨迹,推动社会进步       D.丰富人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