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某国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为10万亿元,由于生产发展,货币需求量增加20%,但实际执行结果却使流通中的货币量达到15万亿元,这时货币的贬值幅度为________,原来标价30元的M商品,现在的价格是________
A.23% 44元 B.20% 36元 C.20% 37.5元 D.23% 40元
下图反映的是价格变动对A、B两种商品的需求量的影响,以下选项正确的是( )

①A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A商品销售者的总收益(P×Q)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使B商品销售者总收益(P×Q)增加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2010年,我国股市一改上一年牛气冲天的势头,“跌跌不休”的大盘让股民们忧心忡忡。股民感叹说:“进去一个姚明,出来一个潘长江,今年的股市是个绞肉机。”这说明( )
①股票是一种高风险、低收益的投资方式
②股票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不确定性很大
③投资者应增强风险意识,合理设计理财方案
④证券管理部门应强化监管,保证投资者的收益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2013年中国大学生就业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同学眼高手低是难就业的重要原因之一。如果请你针对大学生自身存在的问题给报社写一篇评论,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最恰当的题目是 ( )
A.大力发展经济,构建和谐社会 B.积极履行职能,促进群众就业
C.适应市场需求,提高自身素质 D.加大财政投入,完善就业市场
材料一 “贵和”,是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在春秋时期,古人就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和则一,一则多力,多力则强”;倡导“礼之用,和为贵”,将“和”作为解决国与国之间冲突的原则,主张“协和万邦”。 也有外媒评论说,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地带有传统的厚重外衣,而现代的通俗理解稍显困难;中国的“贵和”思想中国人人人都能理解,却缺乏国际化的生动诠释,其他民族在理解上总存在隔膜;中国的“贵和”思想更多停留于思想层面,而缺少中国人尤其是中国普通民众的身体力行的生动表达。“贵和”思想需要得到今天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
材料二 “贵和”思想在我国对外关系上一直发挥着重要而独特的作用。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增强,一些国家根据历史上“国强必霸”的逻辑,渲染中国威胁论。然而,中国在追求本国利益时兼顾别国合理关切,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2013年3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非洲期间,宣布未来3年内中方将向非洲提供200亿美元贷款,在力所能及范围内帮助其他国家发展。中国始终坚持扩大战略共识,增强战略互信,积极参与应对当前金融危机的挑战,为促进世界经济复苏作出贡献。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创新的角度,谈谈如何让传统“贵和”思想在今天得到世界各国的理解和赞赏。(10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在对外关系上推崇“贵和”思想、加强国际合作的原因。(10分)
材料一 把握世界经济发展与文化发展大势,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建设文化强国战略,要求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要求,推动文化产业跨越式发展,使之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的重要支点、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为推动科学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党的十八大重申文化强国战略和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强调坚持把社会效益放首位、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推动文化事业全面繁荣、文化产业快速发展。
材料二 建设文化强国战略不仅事关文化产业的发展,更是民族精神、道德品质的重大提升。当前,受经济利益、多元思想、多元文化的影响,社会出现了一些道德危机和道德焦虑。面对跌倒的老人无人敢扶,轧伤了的孩子无人敢救;做了好事反成肇事者,见义勇为反而走上被告席……但也应当看到,这只是社会的个别行为和少数现象。社会道德的发展有其自身的轨迹,文化强国、文化发展的举措应顺应、遵循其自然过程,也不可超之过急。近来,无私救助溺水者的“最美女护士”、用双臂撑起坠楼男孩生命的四位“最美农民工”、为孩子教育而奉献青春的“最美乡村教师”、尽职尽孝的“最美母亲”……他们的行为激发了社会向善的力量,让生活变得温暖明亮。
(1)结合材料一,运用发展生产、满足消费与又好又快、科学发展的有关知识,分析说明推动文化产业发展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着力点”。(10分)
(2)请运用马克思主义物质观的相关知识,分析材料二中的观点。(10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