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范仲淹在杭州知州任上遇到“两浙路大饥荒,道有饿殍,饥民流移满路”。他创造性地实施了“荒政三策”。大兴公私土木之役(既进行了杭城建设,又解决了大量饥民失业流离之苦)、纵民竞渡(大兴旅游业,增加就业)、引四方商贾争相进米(抑制粮价)。范仲淹的“荒政三策”条条奏效。范仲淹“荒政三策”蕴涵的经济学道理有
①物价水平是消费水平的基础
②就业是民生之本,对社会生产有重要意义
③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变化影响
④宏观调控在资源配置中起基础性作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下图为宏观经济周期四个不同阶段的表现情况。通常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A-B阶段消费需求量下降,企业盈利降低
②B-C阶段失业率增大,适宜增加财政支出
③C-D阶段适宜增发国债,增加货币供给量
④D-E阶段需扩大财政赤字,降低贷款利率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③ D.①③④
随着改革的进行,我国的收入差距存在扩大的趋势,因而有必要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我国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具体原因有:一是源于要素占有状态、水平不同而形成收入差别;二是源于体制、制度中已实际存在的“明规则”、“潜规则”而形成的收入差别;三是由于“黑色收入”形成的收入差别。针对以上三种收入差别国家与之对应的有效措施是:
①改革收入分配制度,努力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②健全社会信用体系
③深化垄断行业收入分配制度改革
④完善立法,严格执法,打击不法行为和腐败行为
⑤扩大社会养老保险覆盖面
A.⑤-③-① B.①-③-④ C.①-⑤-③ D.①-②-④
观察市场,我们会发现一些有趣的经济现象:旅游旺季,旅游消费需求增加,景区的门票价格呈上涨趋势;鲜桃在产销两旺的季节,价格却呈下降趋势,这是因为
①鲜桃有较多的替代品,价格弹性相对较小
②鲜桃销售旺季价格却下降是由供给增加造成的
③鲜桃的消费者一般是由本地居民组成,所以需求是有限的
④鲜桃属于易腐商品,不易贮存和运输
A.①②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鸭梨产区建立恒温库储存鸭梨,为反季销售提供了条件,也为梨弄增收提供了保障,据测算,每储存1千克鸭梨可增加收入0.5元,这一做法表明
A.商品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
B.延长农产品储存时间可提高农民收入
C.商品销售环节可创造更大的价值
D.商品的储存成本提高了商品价值
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卖方市场
C.处于买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