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

假设某国2009年甲产品的总产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0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元, 6元       B.  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元

 

A 【解析】 考点分析:由于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了一倍,社会劳动生产率与单位商品的价值量成反比,所以在货币价值不变时,该商品2010年的价格应为10元/2,即5元,顾A正确。本题答案选A。 考点:本题考查了商品价值量的计算、通货膨胀。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图1、2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普通商品。

满分5 manfen5.com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

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②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反向变动

③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高档耐用品  ④两商品相比,商品甲是生活必需品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党和政府一直把保持物价总水平的稳定作为经济发展的一件大事,为控制物价上涨政府采取了如下的措施:通过控制货币流动性,管好物价上涨的货币因素;通过发展生产,稳定物价;通过搞好流通,减少商品流通环节;管好市场,打击囤积居奇、哄抬物价的不法行为,使整个市场有序地发展。

(1)结合材料分析政府实施以上措施的经济学依据。(14分)

(2)结合材料分析政府为稳定物价采取措施所体现的政治学依据,并从唯物论角度分析政府稳定物价采取措施应坚持的方法论原则。(12分)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前几年,在和县县城电动自行车以其轻便、环保的特点受到了广大消费者青睐,一些企业抓住商机纷纷投产,随着销售业绩一路攀升,巨大的利润空间使商家不断扩大产量。现在,电动车市场开始饱和,由于效益不佳,一些企业不得不转产,甚至关门倒闭。

(1)结合材料分析电动车企业从生产到规模扩大到倒闭体现的经济学道理。(12分)

(2)请你为企业的发展提出可行的建议。(12分)

 

查看答案

材料一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材料二  就安徽而言,我省经济总量从2004年开始,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动力。数据显示,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在过去1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速12.6%;农民收入增长2.1倍,年均增速11.9%。不过,进一步分析,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有点“成色不足”。

  表现在收入增长显著慢于经济增长。剔除物价因素,2002-2011年的城镇居民收入仅增长9.8%,实际增速比同期经济增速低2.6个百分点。同期的农民收入仅增长8.9%,低于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城镇居民从105%降至61%,农村居民从37%降至20%。过去投资主导、过度重视大企业的发展模式是收入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1)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安徽省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出谋划策。(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原因。(8分)

 

查看答案

2013年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同学们展开了以“幸福铜陵 跨越发展”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同学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亲身体验铜陵的发展与幸福。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  铜陵循环经济城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是“以打造循环产业链为核心、构建区域大中小循环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铜陵产业发展的实际,铜陵市政府编制了《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规划》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引领,避免了盲目承接、低水平承接。在战略步骤上,提出“一年打基础、三年大突破、五年新跨越”的发展构想。

材料二  铜陵市立足独特的铜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掘传承民俗文化,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坐落在铜陵天井小镇的“安徽民俗村”是一个融江南民俗文化、青铜文化、徽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园区,旨在保护民俗、展示非遗、弘扬民族传统精神,成为全省推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播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材料三: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铜陵实现转型跨越的突破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铜陵市的目标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实现有质量和有效益的增长,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铜陵市保护、发展民俗文化的意义。(8分)

(3)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实现材料三中的目标向铜陵市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