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材料一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

材料一  根据党的十八大报告,到2020年我国将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材料二  就安徽而言,我省经济总量从2004年开始,连续8年保持两位数增长,是带动城乡居民收入快速增长的主动力。数据显示,我省城镇居民收入在过去10年增长2.3倍,年均增速12.6%;农民收入增长2.1倍,年均增速11.9%。不过,进一步分析,我省城乡居民收入增长还是有点“成色不足”。

  表现在收入增长显著慢于经济增长。剔除物价因素,2002-2011年的城镇居民收入仅增长9.8%,实际增速比同期经济增速低2.6个百分点。同期的农民收入仅增长8.9%,低于经济增长3.5个百分点。

  另外,城乡居民收入相当于人均GDP的比重在逐年下降。城镇居民从105%降至61%,农村居民从37%降至20%。过去投资主导、过度重视大企业的发展模式是收入比重下降的重要原因。

(1)阅读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为安徽省如何实现居民收入倍增计划出谋划策。(12分)

(2)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党和政府制定和实施收入倍增计划的原因。(8分)

 

(1)①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调整产业结构,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促进经济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努力增加社会财富。 ②坚持和完善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提高两个合理比重,多渠道增加居民的财产性收入。 ③就业是民生之本,政府要实施积极的就业政策,完善就业环境,扩大就业。 ④财政是促进社会公平,改善人民生活的物质保障,加大财政对社会保障和其他民生建设的投入,继续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2)①中国共产党是我国的执政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制定收入倍增计划是由党的性质和党的宗旨决定的。体现了党坚持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是党的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执政理念的要求。 ②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政府是人民意旨的执行者和利益的捍卫者。制定收入倍增计划是政府宗旨和工作原则的要求,是政府在履行保障人民民主、组织经济建设和提供社会公共服务只能。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的材料只是引出话题,需要根据设问进行教材相关理论的梳理总结,其基本思维可遵循由近及远的顺序,即我国的分配制度、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就业、财政,对居民收入有影响的因素。(2)本题属于政治生活原因类题目,主体是党和政府,此类型的题目,经过系统强化训练,学生应该能够熟练的掌握这类题目相应的知识点,即党的领导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与政治生活的相关知识点。主要是科学发展观、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分配制度、就业、财政的作用,党的领导地位、性质、宗旨、执政方式、执政理念、国家性质、政府的性质、宗旨、原则、职能。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铜陵市第一中学的同学们展开了以“幸福铜陵 跨越发展”为主题的暑期实践活动,同学们走出校门,走向社会,亲身体验铜陵的发展与幸福。以下是同学们收集的部分材料:

材料一  铜陵循环经济城市品牌效应不断扩大。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被国家发改委作为典型案例向全国推介,国家发改委明确指出铜陵发展循环经济的模式特征是“以打造循环产业链为核心、构建区域大中小循环的资源型城市循环经济发展模式”。 结合铜陵产业发展的实际,铜陵市政府编制了《铜陵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市建设规划》为承接产业转移提供引领,避免了盲目承接、低水平承接。在战略步骤上,提出“一年打基础、三年大突破、五年新跨越”的发展构想。

材料二  铜陵市立足独特的铜文化资源优势,大力发掘传承民俗文化,推动旅游、文化产业融合发展。坐落在铜陵天井小镇的“安徽民俗村”是一个融江南民俗文化、青铜文化、徽文化于一体的大型文化旅游园区,旨在保护民俗、展示非遗、弘扬民族传统精神,成为全省推动民俗文化保护与传播的又一个重要平台。

材料三:2013年是“十二五”规划的承上启下之年,是铜陵实现转型跨越的突破之年,也是新一届政府的开局之年。铜陵市的目标是以提高经济增长质量和效益为中心,坚持稳中求进、提速转型,实现有质量和有效益的增长,努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较快发展和社会和谐稳定。

(1)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体现了哪些哲学道理?(10分)

(2)结合材料二,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铜陵市保护、发展民俗文化的意义。(8分)

(3)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就如何实现材料三中的目标向铜陵市政府提出几条合理化建议。(12分)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18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举行,授予郑哲敏院士、王小谟院士2012年度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习近平在主持大会时指出,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获奖者为榜样,继续发扬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的精神,努力作出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的创新成果。这说明(    )

①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社会对自己价值的承认

②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人生价值

③创新是民族进步的灵魂                        

④价值观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A.①②④        B.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12月中宣部发出《关于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 切实改进文风的意见》,要求宣传思想文化战线要坚持“三贴近”原则,发扬“走转改”精神,着力转变思想作风、工作作风,着力提高针对性实效性、亲和力感染力,提倡短、实、新,反对假、长、空。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下列理解正确的是(   )        

①体现了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工作要求

②坚持了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

③做出了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

④创新精神是我们事业不断取得成功的源泉和动力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2012年4月,胡锦涛等领导人前往北京丰台区同少先队员一起参加首都义务植树活动。胡锦涛强调,开展全民义务植树活动,是应对气候变化、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绿色增长的有效途径。这体现的哲学道理有(  )

①实践活动具有主观能动性

②自然是客观的,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

③人在规律面前不是无能为力的,可以认识、利用和改变规律

④人们可以根据事物固有联系,建立新的具体的联系

A.①②④       B. 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1964年,英国物理学家彼得·希格斯发表了一篇学术理论文章,预言一种能吸引其他粒子进而产生质量的玻色子的存在,这种理论中的粒子后来被称为 “上帝粒子”。当其他粒子相继被发现时, “上帝粒子”始终遁形。2012年7月4日,欧洲核研究组织宣布发现一种与“上帝粒子”一致的亚原子粒子。这一成果证明了(   )

A. 人们对社会发展的认识是一个永无止境的过程 

B. 科学实验是人类应对环境的有效合理的适应性活动

C. 思维和存在的同一性    

D. 认识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利于人们更好的改造自然界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