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

“黟县小桃源,烟霞百里间。地多灵草木,人尚古衣冠。”李白的《小桃源》道出了安徽黟县乡村的独特意境:山水风物幽美,古老文化酝酿出淳厚从容的民风人情。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西递的老巷、老屋与老人,以生动的方式,让人领略到曾领风骚数百年的徽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神韵。这说明

A.人们的文化素养是在教育中培养起来的  

B.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

C.文化的力量表现在民族和国家的历史中  

D.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持久深远的特点

2.面对皖南历史悠久的古民居村落,有的人看到的是重风水理论、尊儒重教、以程朱理学来规范道德等人文观念;有的人看到的是强调天人合一的理想境界和对自然的充分尊重,注重物质与精神的双重需求;有的人看到的是徽商聚财、敛财的思想。这是因为文化对人的影响

A.是消极被动的                         B.是潜移默化的

C.是人们主动接受的过程                 D.是有形的

 

1.B 2.C 【解析】 1.试题分析:题中材料“西递的老巷、老屋与老人,以生动的方式,让人领略到曾领风骚数百年的徽文化乃至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与神韵”表明了文化的传承和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据此可知,B项符合题意,可以入选;A、C、D三项在材料中未体现出来,故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B项。 2.试题分析:文化对人的影响,一般不是有形的、强制的,也不都是消极被动、无目的地接受的,往往是人们自觉学习、主动感悟文化熏陶的结果。由此可知,A、D两项说法错误,不能入选;B项不符合题意,亦不能入选。因此,答案是C项。 考点:文化的特征、文化对人影响的特征。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截至2012年9月,中国登记注册的私营企业数量已突破千万家,达到1059.8万家,同比增长12.6%,展现出蓬勃的生机和活力。私营企业保持平稳快速增长表明

A.我国的所有制结构发生了变化      B.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在不断完善

C.我国国有经济所占比重越来越低    D.私营企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主体

 

查看答案

截至2012年年末,中国民用汽车保有量达到12089万辆(包括三轮汽车和低速货车1145万辆),比上年末增长14.3%。照此发展速度,10年后中国将是全球第一大汽车保有国。回答下列问题。

1.随着汽车保有量猛增,对汽车维修技术工人的需求量也越来越大。但目前约有七成以上的汽修人员仅有初中文化水平,而真正具备现代知识体系和技能的人才占的比例很少,工艺精湛的保养和修理技师成了各家竞相抢夺的目标。这说明

A.我国劳动力市场供大于求的局面已经改变   

B.我国劳动者素质不完全适应经济发展需求

C.我国劳动力市场不完善,就业信息不畅通   

D.劳动者改变择业观念有助于解决就业问题

2.一个公司能否取得成功,取决于很多因素,其中主要的是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策略               

②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等手段,形成自己的竞争优势

③诚信经营,树立良好的信誉和形象   

④通过兼并,不断扩大企业的生产规模

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查看答案

腾讯科技讯5月7日消息,百度当日宣布3.7亿美元收购PPS视频业务,并将PPS视频业务与爱奇艺进行合并。爱奇艺CEO龚宇(微博)在随后举行的发布会上透露,合并后的新公司将涉足UGC。这也意味着爱奇艺将不再仅仅坚守长视频模式。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扩大生产经营规模是企业合并的主要目的   

②企业合并是实现资源优化配置的客观要求

③企业合并必然提高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④企业合并能够实现优势互补,提高竞争力

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②           D.②④

 

查看答案

目前,我国中央企业82.8%的资产集中在石油石化、电力、国防、通信、运输、矿业、等行业,承担着我国几乎全部的原油、天然气和乙烯生产,提供了全部的基础电信服务和大部分增值服务,发电量约占全国的55%,民航运输总周转量占全国的82%。材料表明,在我国

①国有经济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②国有经济掌握着国家的经济命脉 

③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  ④国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

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预计到2025年中国10%到20%的乘用车销售量将来自纯电动、混合动力和其它新能源汽车。新能源汽车在中国之所以有很好的发展前景,是因为

①居民收入的提高,为中等收入的群体购买新能源汽车提供了可能 

②新能源汽车作为耗油车的互补品,其推广应用得到了国家的扶持 

③新能源汽车的生产和消费符合低碳主导型的产业政策和消费政策  

④新能源汽车超低的价格和良好的性能更符合人们求实的消费心理

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