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谈到某些图书的价格时,有人认为:“每一份的品质都是由每一份的成本堆积起来的,没有真正物美价廉的东西。”这一观点蕴含的经济道理是
A.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等于其价值
B.图书的价格由其价值决定,它一定要反映其价值
C.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它不会等于其价值
D.图书的价格受供求关系影响,但它不会偏离价值
某国2012年甲产品的总量是100万件。每件产品价值用货币表示为10元。2013年生产甲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一倍,在货币价值不变和通货膨胀率为20%的不同情况下,甲产品2010年的价格分别是
A. 5元 6元 B.10元 12元 C. 20元 24元 D. 8元 16元
在“商品—货币—商品”的流通过程中,“商品—货币”阶段的变化“是商品的惊险的跳跃”。这个跳跃如果不成功,摔坏的不是商品,而是商品所有者。这说明
A. 货币作为一般等价物在物物交换中起决定作用
B.商品生产者生产的商品就失去了使用价值和价值
C.货币作为商品交换的媒介必须是观念上的货币
D.商品生产者需要生产适销对路、质量上乘的商品
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6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 ①② B.②③ C. ①④ D. ③④
假定2012年甲国待售商品的价格总额比2011年增加20%,货币流通速度由年平均5次降低为4次。如果该国纸币的发行量没有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上年售价120元的商品现在的售价为
A.80元 B.120元 C.180元 D.100元
需求法则是指商品需求量随其价格上升而下降,随其价格下降而上升的一般规律。但生活中有时东西越贵越有人买,如天降大雨,小贩趁机提价推销雨伞,雨伞却卖得很不错。这表明此时
A.需求法则不起作用 B.处于买方市场
C.处于卖方市场 D.雨伞的价值上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