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不考虑其他因素,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是乙商品的互补品 ②甲商品与乙商品互为替代品
③乙商品价格上涨会使甲商品价格下降 ④乙商品价格下降会使甲商品需求量减少
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张某在易物网上通过以物易物的方式,将自己不用的电磁炉换了一个漂亮的小书架。这一交换方式
A.增加了商品供给的数量 B.促进了商品流通
C.不必遵循等价交换原则 D.使物品的使用价值最大化
某国2012年生产A商品3亿件,其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为300亿元。2013年该国生产A商品的劳动生产率提高了25%,该国的货币贬值了2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2013年该国A商品的单位商品价值量和价值总量用货币表示分别为
A.100元、375亿元 B.125元、375亿元 C.80元、300亿元 D.64元、240亿元
(26分)敦煌莫高窟是中华文化宝库中的艺术瑰宝,也是著名的世界文化遗产。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近年来,莫高窟游客逐年增长,2012年全年接待游客量达到80万人次。旅游旺季时,平均每天游客量逾4000人次,最多时约7000人次,而其最佳游客承载量在3000人次以内。大量游客进入洞窟,二氧化碳长时间滞留,窟内空气湿度增大,温度上升,侵蚀壁画和彩塑;加之长期的风化和氧化作用,莫高窟壁画和彩塑正在缓慢退化。
材料二 为了更好地保护和利用莫高窟文化遗产,敦煌研究院联合高校、研究机构、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科技创新:建立了综合防沙体系,研发了无线传感环境检测分析系统,开发了十亿级像素数字相机系统,形成了包括前期摄影采集、后期图像处理、虚拟漫游等环节在内的数字处理系统等。随着这些科技创新成果的应用,莫高窟自然环境得到改善,壁画、彩塑等图像采集取得进展。不久的将来,世界各国人民除了实地参观莫高窟外,还能在互联网上便捷地欣赏3D效果的“数字莫高窟”,随时随地地感受莫高窟文化艺术的无穷魅力。
(1)结合材料一,用对立统一观点分析如何处理敦煌莫高窟文化遗产的保护和利用的关系。(14分)
(2)结合材料二,说明科技创新对文化传承和发展的作用。(8分)
(3)除互联网展示和吸引海外游客实地参观以外,请就如何增强敦煌莫高窟艺术的国际影响力另提两条建议。(4分)
(26分)某班同学以“建设美丽中国”为主题,开展探究性学习。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甲组同学从网上查找资料,发现许多国家经济发展都经历这样一个过程(见图10),同时获知国家经济发展水平提高、技术进步、居民环境质量需求升级等是降低环境污染的重要因素。他们认为,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建设美丽中国,需要推动环境污染的“拐点”尽快到来。
(1)上图反映了什么经济现象。并说明降低环境污染的因素是如何对“拐点”尽快到来起促进作用的。(14分)
在经历雾霾天气之后,乙组同学认为持续的雾霾折射出我们与美丽中国的距离,于是主动去调查,发现形成雾霾天气的因素有:能源结构不合理、经济发展方式粗放、民众环保意识淡薄等。
治理雾霾,须有作为。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相关知识,说明我国政府应如何作为。(12分)
2012年全国老龄办等单位推出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其中包括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容。新“二十四孝”必然要
①剔除传统道德中的糟粕 ②扬弃传统美德中的合理成分
③为道德规范增添时代精神 ④引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方向
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