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

(24分)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社会心态既是社会状态变迁的表达和展示,也是社会建构中的一个无法忽视的社会心理资源与条件。社会心态是社会状态的“晴雨表”和“风向标”。据调查,目前,影响我国公众社会心态的因素有住房、医疗、失业、教育、家庭收入等,尤其是城乡之间的待遇、不同地区行业之间的待遇以及社会保障和财富分配等社会现实,公众最缺乏公平和幸福感。

         材料二   社会心态具有辐射性,渗透性,弥漫性的特点。社会心态是否健康,直接影响社会关系是否和谐,社会局势是否确定,进而影响一个国家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要构建和谐社会,没有和谐积极的社会心态是不可想象的。中共中央在《关于制定“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明确提出“培育奋发进取、理性平和、开放包容的社会心态”。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的培育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社会各方合力打造。

(1)请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重视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12分)

(2)请运用所学政治生活相关知识分析说明,社会各方如何合力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

(12分)

 

(1)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社会文化的表现,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客观要求。(3分)②文化与政治经济相互交融,对政治经济具有反作用。经济健康的社会心态,是促进民主政治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3分)③文化是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是综合国力的重要因素。经济健康的社会心态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提高综合国力。(3分)④打造经济健康社会心态,有利于发展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分) (2)①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完善领导方式,做到科学执政、民主执政和依法执政,对打造社会健康心态发挥总览全局、协调各方面的领导核心作用。(2分)②人民代表大会依法行使职权,为打造健康社会心态提供法律和制度保障。(2分)③政府要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坚持依法行政,积极履行管理和服务职能,科学民主决策,破解社会难题,促进社会心态健康发展。(2分)④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广泛听取人民群众意见,切实履行职责,为打造健康心态建言献策。(2分)⑤各民主党派通过政治协商、参政议政、民主监督对打造健康心态提出政策建议。(2分)⑥公民应积极参与民主决策,促进决策的科学化与民主化。(2分)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以构建和谐社会,需要健康积极的和谐心态为材料,从文化生活和政治生活角度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与运用。(1)从文化生活角度分析重视培育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对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体现的是一种社会文化,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认识文化的作用。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对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作用;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文化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发展和谐文化有利于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2)打造积极健康的社会心态,需要社会各方共同努力,纵观政治生活内容,提到的社会各方包括:中国共产党、政府、人民代表大会、人大代表、各民主党派、公民,根据他们各自的地位和作用,指出在和谐社会心态建设方面应如何做。 考点:文化与社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我国的政府、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图表。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揭示表1和表2分别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4分)请结合以上的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的合理性和企业投资环保产业的可行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为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设。(4分)

 

查看答案

改革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旋律,改革也始终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

①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高速路首次免费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拥堵。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免费,更有专家指出,高速路应该利用价格扛杆调控车流量,平时降低收费标准或者实行免费,假期反倒可以多收费。这样既可让利于民,又能缓解重大节假日的拥堵局面。这表明         (    )

①真理越辩越明,有用才是真理    

②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④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是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近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有专家认为,要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一道社会管理题,还是一道公民文明素质题。这种说法坚持了      (    )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对立统一的观点

③辩证否定的观点            ④形而上学的观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