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8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阅读材料,...

(28分)建设生态文明是党中央“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国经济发展的相关数据统计图表。

满分5 manfen5.com  

         材料二  建设生态文明,是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的长远大计。面对资源约束趋繁、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揭示表1和表2分别蕴含的经济信息及其内在联系。(4分)请结合以上的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析说明国家不断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的合理性和企业投资环保产业的可行性。(10分)

(2)结合材料二,分析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提升为“五位一体”的唯物辩证法依据。(10分)

(3)结合上述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为我国政府如何更好地建设“美丽中国”提出两条方法论建设。(4分)

 

(28分)(1)表1表明我国人均GDP增长的同时,碳排放量不断攀升,经济发展面临巨大环境压力;表2表明“六五”到“十二五”期间我国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占GDP比重呈上升趋势,十二五期间对环保产业投资力度明显加大。(2分)图1和图2是因果关系,由于环境问题的日益严重,国家加大了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2分) 合理性:①市场经济的缺陷需要加强国家的宏观调控。国家发挥财政的作用,加大环保投资力度,有利于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2分)②投资环保产业有利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2分)③投资环保产业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加快转变经济方式,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2分)。 可行性:①企业能够适应市场需求的新变化,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投资环保产业有利于企业抓住机遇,优化产品结构,提高经济效益。(2分)②从我国目前经济发展水平看,投资环保产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要求,更能得到国家财政支出,税收优惠,发展有保障。(2分) (2)①事物是普遍联系的,要求我们坚持联系的观点,注重生态文明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关系(3分)。②事物是变化发展的,要坚持发展的观点,与时俱进,实现由“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的飞跃,努力建设美丽中国。③矛盾就是对立统一,要用全面的观点看问题,从“四位一体”到“五位一体”,深刻把握了生态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对立统一关系。(2分)④辩证的否定观要求我们树立创新意识,开拓创新,实现社会主义建设的大发展。(2分) (3)①坚持从实际出发,立足中国国情,制定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路线方针。②尊重自然,尊重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保护生态环境,建设生态文明,反对唯了追求经济增长而牺牲环境的做法。③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加大宣传倡导绿色生活理念。(答出任意两点即给满分,共4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是图表题,学生根据表头、数据变化概括蕴含的经济信息,并指出两图之间的内在联系。图一反映的是随着我国GDP的增长,人均碳排放升高,图二反映的是我国环保产业投资力度占GDP的比重逐年升高,由此可以看出两图之间的关系是因为环境污染严重,环保产业投资才会加大。从经济生活角度分析国家加大环保投资力度的合理性。国家加大对环保产业的投资力度,是加强国家宏观调控,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的体现,从这些角度展开回答。企业投资环保产业具有可行性,原因在于:企业的经营应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的调整,由此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才能营利。(2)原理是唯物辩证法知识,所学的唯物辩证法原理包括:联系、发展、矛盾、辩证的否定。结合社会主义建设总布局由“四位一体”转变为“五位一体”具体分析。五个方面相互影响,相互制约,体现联系的观点;转变体现了发展;转变体现了全面的看问题,是坚持矛盾的观点的体现;转变是树立创新意识的体现,坚持了辩证的否定。(3)原理的范围限定在辩证唯物论知识上,提出方法论建议。建设“美丽中国”要从中国实际出发,要尊重自然,要加强环保理念宣传等,由此对应回答方法论,包括坚持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相结合;发挥正确意识的促进作用。 考点:企业的经营与发展、国家宏观调控、思想方法与创新意识、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改革始终是我国社会的主旋律,改革也始终是民众关注的焦点。对新时期的改革,“宁要不完美的改革,也不要不改革的危机”几乎成了各个社会利益阶层的共识。形成这一“共识”的依据是(    )

①上层建筑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

②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

③任何事物都包含着对立统一的两个方面     

④辩证否定就是要创新社会发展规律

A.②③   B.①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高速路首次免费带来实惠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拥堵。有人认为应该取消免费,更有专家指出,高速路应该利用价格扛杆调控车流量,平时降低收费标准或者实行免费,假期反倒可以多收费。这样既可让利于民,又能缓解重大节假日的拥堵局面。这表明         (    )

①真理越辩越明,有用才是真理    

②真理总是在认识发展中不断被否定

③追求真理是一个艰苦的探索过程         

④事物的矛盾具有普遍性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一位哲学家说,“没有幸福就没有德行。如果没有条件取得幸福,那就缺乏条件维持德行。德行和身体一样。需要饮食、衣服、阳光、空气和住居。如果缺乏生活上的必需品,那么也就缺乏道德上的必要性。”这一观点                            (    )

①把幸福建立在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是不可取和不现实的

②把物质生活条件和维持德行的条件划上等号,是形而上学观点

③强调了生活上的必需是对道德的决定作用,具有唯物主义倾向

④夸大了人的道德品质和人的精神力量的作用,是唯心主义观点

A.①③   B.①④   C.②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近来,不遵守交通规则的“中国式过马路”成为大家热议的话题。有专家认为,要破解“中国式过马路”不仅是一道社会管理题,还是一道公民文明素质题。这种说法坚持了      (    )

①普遍联系的观点            ②对立统一的观点

③辩证否定的观点            ④形而上学的观点

A.②③   B.②④   C.①②   D.③④

 

查看答案

阿拉伯人有长衫、印度人有纱丽、日本人有和服、越南人有奥黛,中山装曾作为中国人一度推崇的常式礼服,离我们的生活虽然有点遥远,但其文化密码却在现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中得以保存下来,比如人权思想、革命精神和民族复兴精神,它同时也承载着一种文化、一种礼仪、一份民族自尊和自豪感。这说明                     (    )

①文化具有传承和民族性       

②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行为和交往方式

③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④文化发展离不开物质载体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