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42分)某校组织高三学生开展“美丽福建网上行”活动,要求同学们上网搜集美丽福建...

(42分)某校组织高三学生开展“美丽福建网上行”活动,要求同学们上网搜集美丽福建的素材,并在“美丽福建”主题班会上展示搜集的材料。

同学甲:福建省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加快“绿色转型”,坚持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森林覆盖率连续多年位居全国首位,十二条主要水系水质优良,2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或超过国家空气质量二级标准,成为水、大气、生态环境全优的省份。优美的自然环境吸引了众多游客。一项新兴的旅游项目——福建“清新空气游”在全国悄然兴起,与去年同期相比,游客增加了28%。

(1)福建“清新空气游”的悄然兴起带给我们哪些经济学启示?(12分)

(2)公民应如何通过自己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助推经济的“绿色转型”?(12分)

同学乙:福建某公司,遵循生态规律,大力发展生态农业。为避免在养殖中使用抗生素、激素等药品,依托专家、教授,经过三年的努力,在国内率先实现蝇蛆规模化、可控化及全天候可控稳定性生产,并把蝇蛆作为新型饲料,应用于畜禽养殖实践中,为社会提供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业产品,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有人认为,该公司取得成功是尊重客观规律的结果。结合材料谈谈你的看法。(10分)

同学丙:近年来,福建省先后开展了“福建好人”、“福建最美”等评选活动,涌现出一大批乐于奉献、见义勇为、诚实守信、敬业奉献、敬老爱亲的“福建最美”、“福建好人”。凡人善举,他们的事迹感动你我,感动福建。

(4)运用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分析评选“福建好人”、“福建最美”活动的价值所在。(8分)

 

(1)①树立科学发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关系,保持山清水美,推动新兴旅游项目的发展。(3分)   ②加快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和经济结构的调整,推动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坚持绿色发展,低碳发展。(3分)  ③企业应着力科技创新,积极发展绿色技术,推行绿色管理,从事绿色生产,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提升环境质量,吸引更多的游客。(3分)  ④树立科学的消费观,保护环境,绿色消费。树立生态文明观念,保持人与自然环境的和谐。(3分) (2)①依法参与民主决策,通过各种渠道、采用多种方式力经济的绿色转型出谋划策。(3分)  ②正确行使民主监督权利,监督政府落实治理环境污染的措施和企业经营生产行为,并对违法排污企业进行举报。(3分)  ③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参与环保行动,共建美丽绿色家园。(3分)   ④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原则,自觉履行义务,树立生态文明理念,践行低碳生活方式。(3分) (3)①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必须遵循规律,按客观规律办事。该公司尊重规律,选择发展生态农业,这是它们取得成功的重要条件。(4分)  ②在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该公司重视发挥主观能动性,经过三年努力,认识和把握新型饲料生产的规律,并应用于畜禽养殖实践,从面生产出健康可口的原生态农产品。(4分)  ③总之,人们想问题、办事情要取得成功,既要尊重客观规律又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把二者有机的结合起来。(2分) (4)①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为提高民族素质奠定精神基础;(2分)  ②丰富和发展民族精神,为民族精神增添新的时代内容,续写民族精神的新篇章。(2分)   ③引领良好社会风尚的发展,为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提供价值导向;(2分)  ④彰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人们思想道德修养提供行为准则(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解答本题需要学生仔细分析材料及设问并从中找到答题的突破点。设问中“清新空气游”点出来答题的关键,即生态环保、科学发展等。学生可以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产业结构优化升级、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等方面展开叙述。 (2)本题限定的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明确这一知识点包括的具体范围,公民通过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民主管理等权利的行使助推经济的“绿色转型”。其次,需要学生将找到的知识点与材料相结合形成本题的答案。 (3)本题随未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但从设问中学生不难找到答题所用的具体知识点为“规律客观性与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阐明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的具体内容,并用此来阐明自己观点。 (4)本题限定答题所用知识点的具体范围是“民族精神和思想道德建设的有关知识”,本题设问是答出“福建好人”、“福建最美”活动的意义。解答本题需要学生首先要确定好这两个角度包括的具体的小知识点,其次需要学生从材料中找出这两项活动与具体知识点汇合点,并展开说明。 考点:本题综合考查经济生活、政治生活、文化生活、生活与哲学的相关知识点。主要包括: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树立正确消费观、我国公民的政治参与、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结合的原则、规律客观性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辩证关系、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加强思想道德建设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下列观点与下面漫画《没事找事》寓意相符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信则有,不信则无   B.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C.言多必失,祸从口出D.世上本无事,庸人自扰之

 

查看答案

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蚂蚁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事物的存在和发展都是有条件的         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①②④                D.②③④

 

查看答案

雅安芦山地震救援行动的实践告诉我们:只要坚守“永不放弃”的求生理念,不管发生多大灾难,我们都可能从废墟的阴暗中爬出;只要坚守“永不抛弃”的救援理念,不管过去的时间多长,我们都可能从废墟中发现生命的迹象。上述材料与下列流行语对应的哲理相一致的是

A.中国式——善于把握主要矛盾            

B.接地气——坚持从实际出发和实事求是

C.零距离——实践是认识的目的            

D.正能量——发挥正确价值观的导向作用

 

查看答案

某村通过建设“村落文化宫”,改变了农民的落后观念,改善了村里的社会风气和公共卫生,提升了农民的文明素质和道德情操。这是因为

①优秀文化能够塑造完美人生               ②优秀文化能促进社会的全面发展

③文化对人有潜移默化的影响               ④文化影响人们的认识和实践活动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中国古代建筑强调群体结构,小至四合院,大至皇宫、皇城,都有一道墙,形成一种封闭自足、自成一统的意蕴。同时,无论是园林,还是四合院、宫殿,群体结构的屋与屋之间,总有很多“空”,有条件就一定要辅以亭池草木,显出实中之虚,使人不出户,不出园,就可以与自然交流,悟宇宙盈虚,体四时变化。从这个意义上说,它又是外向开放的。上述材料表明,我国传统建筑文化

A.源远流长,博大精深                      B.独树一帜,独领风骚

C.求同存异,兼收并蓄                      D.各美其美,美美与共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