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时期广东精神被概括为“...

(24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新时期广东精神被概括为“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是广东精神的来源和基础;“诚于信”侧重于对以诚信为主要内容的现代市场经济伦理的融合和坚守,是广东精神的时代要求;“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的当代广东鲜明特色精神的彰昱,是广东精神不断发展并永葆生机的内在动力。广东精神表述语的提炼、确定,是一次文化元素的创新。

    材料二  广东精神表述语在收集过程中,面向社会广泛征求意见、听取建议,集中民智、汇集民意,充分反映了广东省在文化上的自觉、自信和自强。同时,广东是中国市场经济程度最高的省份也是改革开放最早的地方,市场经济壮大以后所面临许多问题,广东也首先经历。市场经济不能只见经济,只见物质不见人。在这个背景下,“厚德诚信敏行”的社会道德显得格外重要。

(1)结合材料一,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你对“城市精神表述语的提炼、确定,就是一次文化元素的创新”的认识。(11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的知识,分析广东精神的提出及说明其对社会的现实意义。(13分)

 

(1)①城市精神表述语提炼、确定的过程就是文化创新的过程。(2分)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人民群众是文化创新的主体。城市精神表述语是人民群众在各自城市发展建设的实践过程中创造的。(3分) ③城市精神表述语提炼、确定的过程是继承传统,推陈出新;(2分)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的产物。(2分)体现了民族性、地域性、时代性、包容性特征。(2分) (2)①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广东精神的提出是结合传统,面对当下当前广东发展存在的同题提出来的,尊重社会实际,符合社会实际;充分体现了广东美好的道德要求。(3分) ②意识具有能动创造性。广东精神表述语的产生充分集中民智和民意,充分反映了广东省在文化上的自觉、自信和自强,体现了广东人民是精神财富的创造者。(3分) ③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统一。广东精神应该结合广东经济社会发展现实,与时俱进。(2分) 现实意义:意识对认识与改造世界具有能动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促进经济社会的发展。广东精神将对正在深化改革发展的广东具有深远的影响和现实意义。“厚于德诚于信敏于行”是广东人长期实践形成的精神财富的概括和总结,体现了广东历史文化的特征,体现了广东人的精神文化追求,也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要求,对指导广东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有着导向作用。(5分) 【解析】 试题分析:(1)从文化生活角度谈谈,文化元素的创新,可以看出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的途径,根据材料,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词,分析知识点。“厚于德”侧重于对优秀文化的传承和弘扬,体现了文化创新要继承传统,推陈出新。“敏于行”侧重于对敏行、敢为、实干,体现文化创新要立足实践。 (2) 用辩证唯物主义意识观的知识,分析广东精神的提出,角度明确,意识观。广东精神提出体现了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意识对物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正确的意识会促进事物的发展。 考点:本题考查文化创新,物质和意识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城镇化,是指农村人口转化为城镇人口的过程,是世界各国工业化进程中必然经历的阶段。每1%的乡村人口转移到城镇,就能使中国居民消费总额提高0.19个至0.24个百分点。因此,十八大以来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强调城镇化将成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并将以此为契机实现固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标。

    材料二  城镇化不是简单的城市人口比例增加和面积扩张,而是要在产业支撑、人居环境、社会保障、生活方式等方面实现由“乡”到“城”的转变。这需要政府首先以人为本,加快农民工等城市边缘人群的城市融入,保障新入城居民的衣食住行教育等合法权益;二要统筹城乡,促进城镇和农村良性互动、共同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三要大小并重,形成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格局,加强公共设施投入,提高城市管理服务水平;四要集约节约,在资源能源有效利用的前提下推进城镇建设。

(1)结合材料一,运用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知识,说明新一代国家领导人将城镇化作为拉动中国经济增长的新动力的理论依据。(10分)

(2)有同学认为:“国家加快城镇化有利于就业,我们以后找工作就不用愁了。”请运用劳动和就业的相关知识说说你的看法。(6分)

(3)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是如何履行职责的。(12分)

 

查看答案

写下边漫画“能从容地放得下的人,举起来也一定很从容”所展现的人生哲理一致的是

满分5 manfen5.com

A.小忍是一种修养,大忍则是一种企图

B.能随风飞到天上去的,一定没有什么分量

C.成功,常常缘于某次勇敢的放弃

D.你站在阴影里,却说太阳对你不公平

 

 

查看答案

仿生心脏是一种能全面模仿人类心脏的装置。研究仿生心脏最大的挑战是把包括电源在内的人工心脏装置移植到心脏所在的有限空间内。科学家用母牛做实验获得成功,给人类移植人工心脏提供了借鉴经验。据此,可推断

①科学研究可以创造出自然界不存在的新事物

②实验能够创造条件,促使移植人工心脏的主次矛盾相互转化

③对牛实验成功是进一步研究对人进行心脏装置移植的动力

④该研究能揭示对牛与对人进行心脏移植的共性与个性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2012年诺贝尔文学获奖者莫言认为,文学跟别的东西不一样,文学的选择性很强,同样一部小说,每个读者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评判一个作家最好的办法不是听别人说这个作家怎么样,而是找这个作家的书读一两本,你自己肯定会得出结论。由莫言的观点可以看出

①人的认识都是对客观对象的主观映像   

②意识是主观与客观的、具体与历史的统一

③思维可以摆脱客观对象的原貌实现创新 

④对一个对象可以产生多种不同的认识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③

 

查看答案

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认识,是随着改革开放实践的不断深入而深化的:邓小平同志提出“两个文明”建设,后引申为政治、经济、文化的“三位一体”布局,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而拓展为“四位—体”,十八大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拓展到“五位一体”。这一过程体现了

A.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B.社会意识具有相对独立性

C.事物的发展是由量变到质变的过程     D.社会发展的过程是前进与上升的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