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

“冬天以为是杂树的植物,春天里开了繁花;春天以为是野草的,夏天里成了锦簇;半年都没有动静的小树,秋天居然红了叶。”这段话蕴含的哲理是

A.实践是认识的来源

B.人的真理性认识包含着谬误的成分

C.自然界的变化杂乱无章

D.认识具有反复性

 

D 【解析】 试题分析:材料主要强调了由于受主客观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一个事物的认识要经过多次反复才能获得真理性认识,这是认识反复性的表现,故选D。材料并未强调实践,A不选;B表述错误,真理和谬误是有着严格的界限的;C错误,一切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有规律的。 考点:认识的反复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2年12月31日,广州至珠海城轨全线通车。广州到珠海最快只需1小时,沿途的佛山、中山、江门等珠三角城市都将进入更快捷方便的“城轨时代”。珠三角城市“城轨时代”的到来说明 

①世界上的事物都是处在普遍联系之中

②人类的行为也改变了自然发展的规律

③人为事物的联系是主观的

④事物的联系构成了事物的发展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①④

 

查看答案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A.子不语怪力乱神                             B.未有此气,先有此理                    

C.形者神之质,神者形之用         D.存在即是被感知

 

查看答案

“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周易·坤》中的这句话从文化角度理解应该是

A.扬善惩恶,引领良好风尚的形成和发展

B.提高思想道德修养,不断追求更高的思想道德目标 

C.提高科学文化修养,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

D.汲取中华传统道德文化的精华,加强社会道德建设

 

查看答案

2012年10月11日,中国作家莫言荣获诺贝尔文学奖。瑞典文学院评价莫言“用现实和梦幻的融合在作品中创造了一个令人联想的感观世界。”这说明莫言的作品 

A.源自对现实问题的思考    

B.在社会实践中发挥了创造者的灵感

C.批判继承了中国的传统文化

D.代表我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查看答案

2012年6月21日,国务院批准设立地级三沙市,管辖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的岛礁及其海域。这体现

①国家利益是对外政策的决定性因素    ②三沙市享有自治权

③我国坚定维护国家领土主权          ④主权国家具有管辖权

A.①③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