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款准备金率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图为我国大型金融机构一年来存款准备金率变化图:
在不考虑其它因素前提下,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①从M1到M2,股票价格指数会下跌 ②从M1到M2,社会物价水平会上升
③从M3到M4,企业贷款难度会降低 ④从M3到M4,货币的购买力会提高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随着物价的持续上涨,一批缺乏自主品牌,产品同构同质、附加值低的民营企业遭到了巨大的冲击,产业转型升级已成为民营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当务之急。为此,政府应该
A.拓宽融资渠道,挽救濒临破产企业
B.推动结构调整,鼓励企业科技创新
C.加强公共服务,拓展企业产品销路
D.增加财政支出,扩大企业生产规模
(共23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我国在贸易、领土、资源等方面与一些国家发生矛盾,如何在国家主权、利益与和平之间实现平衡是对党和国家的严重考验。
材料一 2013年1月12日,朝鲜在包括中国在内的一片反对声中进行了第三次核试验,爆炸当量约为6000-7000吨。1月19日,俄罗斯副外长表示:俄支持通过联合国安理会对朝鲜实施新制裁措施,但反对影响到俄罗斯与朝鲜之间正常的经贸合作关系。
材料二 在2013年l月28日,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习近平总书记14次提及“和平发展”。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中国政府和人民继承中华文化的优秀传统、根据时代潮流和中国的根本利益作出的战略抉择,中国人民历来崇尚的“和而不同”“以和为贵”的理念,成为处理国与国之间的关系的重要价值观。中华民族以“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胸怀,接受一切有益的外来文化,留下了不少对外交流的千古佳话。“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我们不将自己的意志强加于人,对外待之以礼,睦近交远。
(1)结合材料一,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相关知识回答,中国和俄罗斯对朝鲜核试验做出上述表态的政治生活依据。(11分)
(2)结合材料二,运用“文化传承”和“中华文化”的有关知识,说明中国如何做到和平发展。(12分)
(共29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十八大报告首提“建设美丽中国”,这六个字勾画出未来中国发展的一幅盛世美景,让人充满期盼和遐想。
注:①据有关专家预计在人均GDP达到2万至 2.5万美元时会迎来CO2排放量下降拐点;②2012年中国人均GDP约为6141美元
全国环保重点城市空气质量(2013年1月12日统计)
注:我国很多地区持续遭遇严重雾霾天气。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的全国城市空气质量实时发布平台显示,截至2013年1月13日零时,在74个监测城市中,有33个城市的空气质量达到了严重污染。
材料二 党的十八大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十八大报告系统总结了我国发展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和宝贵经验,深刻分析了国内外形势,对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全面部署(见下表左边一栏“措施”)。
措 施 |
经济生活依据 |
促进社会总供求基本平衡,搞好价格调控,防止物价反弹 |
示例:消费水平受物价影响,稳定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生活水平. |
①推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把推动发展的立足点转到提高质量和效益上来 |
① |
②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格局,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较大问题 |
② |
③加大财政的补助力度,加强对保障性住房建设的金融支持,提高民生支出在财政预算中的比例 |
③ |
④推动实现更高质量的就业,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和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 |
④ |
材料三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阶段,发展进入关键时期。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必须不失时机坚定不移地深化分配体制改革,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破除一切妨碍实现社会公平的思想观念和体制机制弊端,让人们“共享尊严荣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l)描述材料一反映的经济信息。(5分)
(2)请比照材料二表格中的示例,将报告中提出的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按照顺序填入答题卡相应位置。(12分)
(3)结合材料三,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知识,说说十八大报告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改革开放带来的启示。(12分)
某校为营造浓厚的学习氛围,在各班张贴标语,“让墙壁说话”。某班的标语是“失败的尽头是成功,努力的终点是辉煌”。此标语体现的生活与哲学道理有:( )
①矛盾双方在一定条件下互相转化
②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辩证关系
③事物的发展是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④量变与质变的辩证关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在中央“厉行勤俭节约,反对铺张浪费”的号召下,“节俭”成为2013年全国两会的新亮点:会场不摆鲜花,代表用的铅笔是用旧报纸做的,会议用过的稿纸要回收利用。节俭新风正在改变中国。这一改变体现了( )
①认识对实践有指导作用 ②客观规律制约着主观能动性发挥
③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④价值观对人们的活动有导向作用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