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6分)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12年7月9日,国务院发布《节能与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规划(2012—2020年)》,调查显示: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新能源汽车。
材料一:拥有节能、环保等百般好处及庞大的产销目标的新能源汽车,为什么仍飞不到寻常百姓家呢?半数人认为新能源车价格偏高:一方面,关键技术尚未突破,企业研发投入大,产品成本高,特别是动力电池价格高昂,成本要占整车造价的二分之一;另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发展新能源汽车的热情高涨,而更多的还是在造势,现实产量和保有量并不高,可选车型不多。
⑴结合上述材料,运用影响价格的因素知识,分析说明新能源汽车价格偏高的依据。(8分)
材料二: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决不能绕过普通消费者这个庞大的消费群体,我国将加大从消费方面推动新能源汽车发展,倡导“绿车”消费,激励购买新能源汽车,积极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带动并形成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发挥消费对产业发展和经济增长的重要带动作用,相信新能源汽车的春天将不会太远。
⑵运用生产与消费的关系原理,说明倡导“绿车”消费对汽车产业的影响。(8分)
材料三
2004—2011年我国汽车消费及相关指标
|
指标 年份 |
私人轿车保有量(万辆) |
GDP(万亿元) |
人均收入(元) |
汽车工业销售产值/GDP(%) |
|
2004 |
600 |
16.0 |
6179 |
5.62 |
|
2006 |
1149 |
20.9 |
7668 |
6.70 |
|
2008 |
1947 |
30.1 |
10271 |
6.31 |
|
2010 |
3443 |
39.8 |
14394 |
7.54 |
|
2011 |
4322 |
47.1 |
16241 |
10.40 |
材料四 当越来越多的人争先恐后地实现了“有车一族”的梦想之后,车也带来了诸多问题。相关资料显示,机动车尾气排放是造成空气污染的重要原因。汽车带来的道路拥堵也成为了城市交通的最大问题,然而仍有超过60%的城市居民愿意选择私家车作为日常出行方式。
⑶根据材料三和材料四,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说明,应该如何看待我国汽车消费增长。( 10 分)
国家在《食品标签通用标准》中规定,食品命名“必须采用表明食品真实属性的专用名称”。陈女士购买了“银耳燕窝百合泥”罐头食品,经检测发现其主要配料为苹果、银耳和百合,而燕窝根本就没有。企业的这种做法
①既违反了国家有关规定,又违背了企业道德要求
②既侵害了消费者的权益,又损害了企业财产权益
③既破坏了正常的市场秩序,又破坏了企业自身的形象
④既损害了社会的长远利益,又减少了企业的近期收益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某小企业老板王某有笔余钱,银行经理建议他购买一些短期理财产品,王某说:“我的工厂经营有起伏,得考虑这些资金能否随时取出来。”王某投资理财产品时优先考虑的是
①收益性 ②风险性 ③流动性 ④流通性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从一哄而上到哀鸿遍野,国内电子书行业在一年内,出现了由“暖春”向“寒冬”的转变。经过残酷的“价格战”,不少“玩不下去”的小企业已饮恨退市。有关人士预计,2013年,熬过寒冬的幸存者将由50多家锐减至5家。电子书企业要在激烈的竞争中生存和发展,需要
①制定正确的经营战略 ②加快创新,形成竞争优势
③重视质量,诚信经营 ④通过兼并,扩大生产规模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院长李杰教授曾说,国内企业搞创新,很少针对顾客需求,其实研发新技术往往不成问题,关键是如何发现人们未被满足的需求。比如伸开手掌,我们只看到5根手指,而忽视了手指间的4个空隙,这空隙就是顾客在使用产品时没能被满足的需求,填补这些需求可以创造新的价值。材料表明
①企业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形成竞争优势,这是企业发展战略的核心
②企业应以市场为基础,寻找“手指缝”,生产适销对路的高质量产品
③企业应针对“需求缺口”开发新技术
④对企业来讲,“创值”(创造价值),比创新更根本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②③ D.①
广东省开展以打击欺行霸市、打击商业贿赂,建设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市场监管体系为内涵的“三打两建”,从经济生活的角度看,开展“三打两建”是
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标志 ②完善市场机制的有效途径
③加强宏观调控的重要手段 ④履行经济职能的内在要求
A. 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