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灰尘,硫酸、硝酸、有机破氢化合物等粒子也能使大气混油,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如果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0米时,将这种非水成物组成的气溶狡系统造成的视程障碍称为在(Haze)或灰获(Dust-haz^),香港天文台称烟霞(Haze)。据此回答题。
1.今年l月份以来我国不少地区出现“雾霾”天气,空气质量严重污染,并把阴霾天气现象并入雾一起作为灾害性天气预瞀预报。这警示我们
①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结构,提效降耗,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②全面改善人民生活,人人享有基本生活保障
③建设生态文明,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消费模式
④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A. ①② B. ②③ C. ①③ D. ③④
2.20世纪50年代伦敦烟雾事件后,英国出台了《清洁空气法》,有效推进了大气污染治理工作。灰霾问题是工业化过程中,世界各国共同面对的难题。发达国家的经验和教训值得我们认真研究、借鉴,因此我国解决包括雾霾在内的大气污染,为“美丽中国”的实现保驾护航的根本途径是
A.加强环保立法,完善法律制度
B.节能减排,遏制机动车行业的发展
C.大力发展农业,限制工业化的进程
D.加速推进工业化,承受过程污染
连日来,人们的心灵被“美”深深打动――“最美的故事”“美丽中国”……据此回答题。
【小题 1】l分16秒,“最美司机”吴斌在剧痛中完成了常人难以完成的壮举;“最美女教师”张丽莉用身体保住学生;“最美孕妇”彭伟平听闻有人落水奋不顾身跳水救人……”最美的故事生动地诠释了
①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挥主观能动性,顽强拼搏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人生的真正价值在于贡献
④正确的价值判断是正确价值选择的基础
A.①②③ B. ①②④ C.①③④ D. ②③④
不必讳言,在当前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利益格局日益多元化的背景下,道德诘问屡见不鲜,行为失范时有发生……但是,“最美者”用他们最美的行为,社会公众用他们对“最美者”的赞美告诉我们:道德之光,人心向善,依然是这个时代的主流、社会的常态。这说明
A. 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联结
B. 事物的性质主要是由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
C. 矛盾的次要方面不影响事物的性质
D.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唯物辩证法的一个总特征
2012年12月4曰,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共中矣政治 局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央政治局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八项规定。据此回答题。
1.规定提出:“轻车简从、精简会议、规范出访、改进文风”等加强作风建设新举措。这要求各级各部门
①尊重规律,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②坚持革命的批判精神和创新精神
③树立正确的价值取向,求真务实④树立群众观点,走群众路线
A.①② B.②③ C. ③④ D. ②④
2.去年,中央八项规定和厉行节约反对浪费的要求出台以来,一些高端餐饮企业的经营和高端白酒的销售确实大幅度的下降。像燕窝、鲍鱼这类产品下降40%左右,鱼翅下降70%以上,53度的飞天茅台和52度五粮液的标价已经比最高价的时候下降了 30%左右。(Q为需求 量,P为价格,d1,d2为市场需求变化曲线)。下图能准确反映这一趋势的是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
舌尖上的浪费 |
200O亿元,是中国人一年在餐桌上浪费掉的粮食价值;2亿人,是一年倒掉的食物可以解决口粮的人数。“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令人痛心。 |
|
舌尖上的节约 |
有一种节约叫“光盘”,有一种公益叫“光盘”!所谓光盘,就是吃光你盘子中的食物。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今天不剩饭,从我做起,我是“光盘”! |
|
舌尖上的中国 |
《舌尖上的中国》火了。精致的画面,快速、跳跃的剪辑,以及充满悬念的叙述方式,将中国视角、民族风格、世界胸襟融合,加上国际化的运作,使得它成为一个“代表中国纪录片当下创作、创新、发展的新标杆。” 《舌尖上的中国》把“吃,还原到了家庭、乡村、社群、邻里关系,还原到了传统,还原到了人最本真的生活状态之中,从而表现中国饮食的文化内涵,这是它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 |
(l)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说明《舌尖上的中国》受到观众热捧的原因。(12分)
根据材料,运用“认识社会与价值选择”的有关知识,说明当下国人重视“舌尖上的浪费”现象和开展“光盘”行动的依据。(10分)
结合材料“舌尖上的浪费和舌尖上的节约”,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提出两条方法论的建议。(4分)
(26分)空气质量不仅是现实的民生问题,还是重要的发展问题。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3年1月以来,持续多天的大范围雾霾天气让PM2.5这个肉眼看不见的“小家伙”,以一种很显眼的方式进入人们的视野。(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颗粒物,也称为可入肺颗粒物。它的直径还不到人的头发丝粗细的1/20。)空气很轻,被污染的空气很重,治理空气污染的经济负担更是重上加重。减轻空气污染治理的经济压力,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需要各方面的协同努力。
材料二 “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生与死的距离,而是我在北京街头牵着你的手,却看不见你的脸。”去冬今春以来,持续的雾霾,不只是北京的烦恼,大雾中,一条深褐色的巨大污染带斜穿1/3的国土,从北京、天津到石家庄,从郑州、南通到贵阳,74个重点监测城市近半数严重污染。雾霾再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先污染后治理的路子已经行不通,发展经济的同时,生态文明建设必须重视起来,建设“美丽中国”不能只停留在口头上,改善环境应从现在做起,从每个人做起。
(1)根据材料,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说明企业和个人在改善和提高空气质量过程中如何作为。(14分)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分析在改善环境、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公民所起的作用。(12分)
北京市卫生局2013年4月13日称,当日凌晨,经中国疾控中心复核,北京市综合判定首例人感染H7N9禽流感确诊病例。日前国家卫计委表示,人感染H7N9型禽流感的疫苗研制已经启动,预计最快要6个月研发出新疫苗。这表明
①实践决定认识
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
③要在个人与社会的统一中实现价值
④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