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林俊德,一生从事核试验工程技术事业,一生没有离开过叫“马兰”的生命绝地——罗布泊大漠里的中国核试验基地。在生命的最后日程,将极为有限的时间和精力全部投入到重要资料的整理、课题研究的指导中。林俊德的人生历程主要告诉我们
A.人生的社会价值是第一位的 B.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唯一的价值标准
C.人生的价值在于自我奋斗的过程 D.社会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青年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改造主观世界的核心是
A.提高对客观事物的认识水平 B.在实践中完善专业知识结构
C.改造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 D.坚持、追求真理,弘扬科学精神
“蛟龙号”7620米级海试成功的经验可概括为:坚持以实施重大科技工程为牵引,带动研发、制造、应用整体水平;坚持勇于探索、科学求实的精神,着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坚持多部门协作,形成科学高效系统管理模式;坚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培养造就一支高素质人才队伍。从哲学角度看,“蛟龙号”7620米级海试成功的原因有
①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
②用联系的观点分析解决具体问题
③坚持解放思想与实事求是的统一
④发挥科学知识对实践的决定作用
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①④ D.②③
霾与雾是不同的:雾由水汽组成,是近地面层空气中悬浮大量水滴或冰晶微粒,使水平能见度降至1公里以下的天气现象。霾是大量PM2.5等颗粒物飘浮在空气中,使水平能见度大于1公里但小于10公里的普遍空气混浊现象。随着霾天气的增多,人们对健康的焦虑与日俱增。材料揭示了
A. 意识的能够直接反作用于客观事物
B. 意识是人脑对客观世界的反映
C. 人的认识对实践具有反作用
D. 新事物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这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主攻方向。必须以改善需求结构、优化产业结构、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推进城镇化为重点,着力解决制约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重大结构性问题。
运用经济常识有关知识,论述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对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促进作用。
要求:
(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近日,中国媒体援引英国《卫报》报道称,印度一个农民所种的稻米每公顷单产高达22.4吨,超过了我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创出的每公顷19.4吨的世界纪录。对此,袁隆平院士在接受采访时称其为“假家伙”,他认为:水稻需要光合作用,去年当地雨水很多、阳光很少,就不可能有那么高的产量;而且,水稻单产创世界纪录的数据只有实地现场验收才可靠,目前这一世界纪录是事后去调查的,那就不真实。
运用“追求真理,弘扬科学精神”的相关知识评价袁隆平所述的理由是否能充分支持他的观点,并加以分析说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