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分)2013年4月26日,中国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首颗卫星“高分一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同时还成功搭载发射了两个荷兰卫星分配器和三颗分别由厄瓜多尔、阿根廷和土耳其研制的小卫星。这是中国2013年度首次航天发射,也是中国“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175次航天飞行。
然而,此前的“长征”系列发射,次次惊险,都对航天运载火箭团队提出新的挑战,由于各国所使用的技术、参数不同,可供参考的资料都不一定符合自己的需求,为了解决种种挑战,只能根据实际,在探索中一次次修正、复核、改进。不断完善运载火箭的故检系统,攻下全新型号。为了运载火箭万无一失,从1993年起至今,火箭团队几乎没有喘息的机会,但他们无怨无悔。
请从生活与哲学角度,谈一谈运载火箭团队如何实现火箭成功发射。(12分)
(12分)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近五年我国粮食总产量逐年增加,增速总体放缓且有波动,并且我国人均粮食占有量远低于发达国家,必须高度重视粮食安全问题。
“舌尖上的浪费”触目惊心。据最新统计数据显示:中国每年浪费食物总量折合粮食约500亿公斤,接近全国粮食总产量的十分之一,每年最少倒掉约2亿人一年的口粮。为此, 2013年1月下旬,习近平在新华社一份《网民呼吁遏制餐饮环节“舌尖上的浪费”》的材料上作出批示:“浪费之风务必狠刹!要加大宣传引导力度,大力弘扬中华民族勤俭节约的优秀传统,大力宣传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的思想观念,努力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在全社会蔚然成风。”
材料二 有人认为,反对“舌尖上的浪费”会影响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1)结合材料一,运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的有关知识,说明我们怎样才能遏制“舌尖上的浪费”?(10分)
(2)针对材料二的观点,谈谈你的看法。(2分)
“智能能源网”是由我国著名能源专家武建东提出来的新概念,这是国际上首次对智能能源网作出的定义,它标志着人类从电力智能化到能源体系智能化的更高端认识。据此回答以下小题。
1.武建东第一次提出并定义了“智能能源网”的概念,从历史唯物主义的角度看
A.是一种创新的思想意识,将决定着世界未来的发展方向
B.作为一种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能动反映
C.是从探索世界规律的实践活动中获得的
D.正确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普遍规律
2.武建东被国际业界誉为智能能源学说的创始者和奠基人以及新能源结构架构的设计者,这项原始创新成果标志着人类从电力智能化到能源体系智能化的更高端认识。由此也推动中国在能源建设领域居于世界先进地位,中国应该享有在这个领域重要知识产权的收益。这表明
①理论的创新有利于提高人的认识水平
②理论的创新是社会进步的决定力量
③理论的创新有利于推动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④权威即是永恒的真理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的基础上,公安部新修订的《机动车驾驶证申领和使用规定》即将在明年1月实施。驾驶新规对严重危害交通安全的违法行为大幅加大惩处力度,多种行为将一次记满12分。这次驾驶新规修订反映的哲学道理是
A.生产关系应适应生产力的要求
B.政治制度决定制定法规实践的变化
C.上层建筑应适应经济基础的要求
D.社会意识能脱离社会存在而发展
《中国好声音》一经播出,受到众多观众的欢迎,很多人感动得热泪盈眶。张玉霞从小因为视神经萎缩,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通过音乐的陪伴,找到自己的兴趣。她在台北街头卖艺成了淡水街头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启示我们
①人生价值存在于奉献社会的理想中
②实现人生价值需要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
③要立足实践,在劳动中创造财富和价值
④超越社会的自我奋斗是个人成才的关键
A.①② B. ②③ C.①④ D.③④
一位不知名的画家向著名画家门采尔诉苦说:“为什么我画一幅画只需要一天工夫,而卖掉它却要等上整整一年呢?”门采尔很严肃地说:“倒过来试试吧,亲爱的!”这启示我们,艺术创作要
A.深入调查研究,改变成才规律 B.坚持群众路线,实现人生价值
C.重视量的积累,促进质的飞跃 D.承袭前人成果,转变角色定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