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发表重要讲话,指明了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实现中国梦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实现中国梦为什么必须弘扬中国精神。(6分)

(2)在以下①②小题中任选一题:

①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实现中国梦的三条路径体现的方法论原则。(6分)

②请用“文化创新”的知识,谈谈你对“中国梦”的认识(6分)

 

( 1)①中华民族精神是维系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实现中国梦必须大力弘扬中华民族精神。( 2 分) ②弘扬中华民族精神,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综合素质,增强我国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从而助推中国梦的实现。( 2 分) ③民族精神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断丰富和发展,只有不断注入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才能为实现 中国 梦提供与时俱进的精神力量。( 2 分) ( 2)①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了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的统一。( 2 分) 弘扬中国精神体现了要充分发挥意识的能动作用。( 2 分) 凝聚中国力量坚持了群众观点和群众路线。( 2 分)(若从其他角度回答,只要言之有理,也可酌情给分)   ②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中国梦做为当前中国人的共同梦想与追求,来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国梦的提出,有其坚实的社会基础。(2分)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动力,中国梦的动力就在于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的不断深入和发展。(2分)文化创新可以推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国梦能引导、制约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动员中国人民积极投身于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2分)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要实现中国梦最终要依靠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2分)(答出三点就可以满分6分) 【解析】 试题分析:(1)本题属于文化生活原因类试题,设问明确,难度不大,从“文化生活”的角度说明和弘扬中国精神是解题关键,此题属于原因类试题,涉及的知识有中华民族民族精神的重要性和弘扬中华民族精神的意义,解题步骤是重要性+意义。解答此题,要求学生审清题意,吃透教材。 本题属于《生活与哲学》的措施类试题,直接要求回答相应的方法论,要求学生吃透相关知识,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设问要求,运用所学哲学知识,分析三条路径体现的方法论,重点是方法论的准确表述。 本题属于运用所学原理分析和评价相结合的试题,解题关键是要求学生吃透原理,注意原理的准确表述和材料的有机结合。此题难度较大,综合性较强,涉及文化创新的源泉、动力、作用和实现主体等知识,从“中国梦”提出的实践基础、意义及实现等多角度分析。 考点:《文化生活》中华民族精神、文化创新的知识、《生活与哲学》辩证法、唯物论、群众路线的知识。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从哲学角度看,之所以“把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党全部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是因为:

A.我们的党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政党

B.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的主人

C.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历史的创造者

D.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查看答案

青年学生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从根本上必须

①遵循社会发展规律          ②明辨是非,排除干扰 

③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    ④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 

A.①③          B.①④         C.③④    D.②④

 

查看答案

“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冰水为之而寒于水”包含的哲学道理是:

A.物质决定意识    B.联系是普遍的   

C.量变引起质变    D.辩证的否定观

 

查看答案

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GDP硬性目标“隐居”了。有关人士指出,这不是说我们不再关心GDP增长的“快”,而是说在当前要特别强调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特别强调经济发展的“好”,避免一些地方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快”。这说明:

①事物变化的趋势就是发展          

②联系是普遍的,有条件的 

③坚持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      

④搞好局部,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③④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中,与“牵一发而动全身”包含的哲理一致的是:

A.勿疏小善,方恢大略               B.一着不慎,全盘皆输

C.愚者千虑,必有一得               D.天下难事,必作于易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