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通常望远镜的视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但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

通常望远镜的视放大率等于物镜焦距和目镜焦距之比。但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经细胞更小的景物,在一定的物镜口径条件下,单纯增加视放大率不会看清更多细节,反而会降低主观亮度。由此可见

A.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和计划性

B.意识活动依赖于人体的生理过程

C.物质的有规律运动是普遍存在的

D.规律的发生作用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D 【解析】 试题分析:题中“我们的眼睛不可能看清成像比视神经细胞更小的景物,在一定的物镜口径条件下,单纯增加视放大率不会看清更多细节,反而会降低主观亮度”的说法,表明人发挥主观能动性受客观条件、客观规律的制约,要我们按客观规律办事。由此可见,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不能入选;D项说法正确且符合题意,可以入选。因此,答案是D项。 考点:本题考查人的主观能动性与规律客观性的关系。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013年2月19日“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颁奖典礼在央视播出,罗阳等人被评为“感动中国2012年度人物”。他们或大爱无疆散播无限温情,或爱岗敬业做出突出贡献,或百善孝为先推动时代进步,向社会传递了“正能量”。这说明

①文化对人具有深远持久的影响

②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影响

③大众传媒在文化传播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④大众文化决定着社会发展的方向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

 

查看答案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就是要把经济建设转移到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切实注重经济增长的质量和可持续发展。党的十八大报告强调,以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战略抉择。

请运用有关经济常识论述:如何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查看答案

工业化、城镇化在给人类造福的同时,也导致了草原退化、湿地萎缩、河流污染、生态脆弱…… 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突出地位,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才能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

(1)上述说法蕴涵的哲学原理有哪些(请写出三个)?(2分)

(2)请运用“尊重规律和发挥主观能动性辩证关系”的原理,结合材料,分析说明应该如何建设“美丽中国”?(10分)

 

查看答案

我们的事业越前进越发展,新情况新问题就会越多,面临的风险和挑战就会越多,面对的不可预料的事情就会越多,我们必须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8分)

(1)“居安思危”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什么观点?(1分)

(2)请用这一观点简要回答:我们为什么要“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 (7分)

 

查看答案

2013年1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十八届中纪委二次会议上就深入开展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发表讲话,强调要加强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形成不敢腐的惩戒机制、不能腐的防范机制、不易腐的保障机制。

请用政治常识知识简要回答:(10分)

(1)“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这里的“制度”,主要是指什么制度?(2分)

(2)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要进行反腐败斗争?(8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