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谷歌公司因不满中国的网络审查退出中...

(24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在谷歌公司因不满中国的网络审查退出中国的事件中,美国政府对中国网络自由的无端指责,使中国人领教了美国的网络霸权主义。如果我们不具备自有的“云计算”实力,那么绝大多数企业和个人为了满足应用需要将别无选择地通过美国公司的“云计算”中心存储和处理各类数据。同时,国家和军队信息化建设的发展也将越来越受制于国际IT巨头制定的信息化标准和规则。有关专家和媒体呼吁要维护我国的网络安全。

材料二  中国传统文化中有“舍生取义”、“自强不息”、“以和为贵”、“和绥四方、礼通天下”等精神特质,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了有力的精神滋养。今天,中国传统文化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力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推动“中国梦”的实现。

⑴请运用《政治生活》中“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完成问题:我国应通过哪些途径维护国家网络安全?(12分)

⑵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分析中国传统文化为什么依然能以自己独特的魅力,助推“中国梦”的实现。(12分)

 

⑴①当前国际竞争的实质是以经济和科技实力为基础的综合国力的较量。维护网络安全的关键是在互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方面,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促进我国互联网产业的健康快速发展。②在互联网信息管理和政策的制定过程中,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绝不屈服于外国的压力,维护我国的国家权益。③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交流与合作,共同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互联网信息传播秩序。(如学生回答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准则、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支持联合国在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促进经济发展等方面发挥积极作用等知识可以酌情给分) ⑵①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在世代相传中保留着基本特征,同时其具体内涵又能够因时而变,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中国梦”的实现。(2分)②中国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是维系中华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能够为中华民族自强于世界民族之林提供有力的精神滋养。(2分)③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具有极大的包容性,其力量深深地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是激励中华儿女共同创造祖国美好明天的不竭力量源泉。(2分)④根植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中华民族精神,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2分) 【解析】 试题分析:(1)运用的原理是“当代国际社会”,解决的问题是如何维护国家网络安全,可以通过措施回答相应的原理。要维护我国的国家网络安全,关键是发展我国的互联网技术和产业,增强我国的自主创新能力,运用当今国际竞争的实质进行分析。维护国家网络安全,不能受制于人,要坚持独立自主的基本立场;要加强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建立国际新秩序。(2)该题要抓住材料中的关键字眼, “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特质、精神滋养、今天”等。传统文化在今天助推中国梦的实现,体现传统文化的相对稳定性;为中华民族提供精神滋养,体现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中国传统文化具有独有的精神特质,体现中华文化的特点,在今天之所以仍有魅力,得益于它所特有的包容性;还要回答中华传统文化和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 考点:当代国际社会、传统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的特点、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精神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28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见下面的统计图、表

满分5 manfen5.com

注:2011年我国城镇化预期目标为48.5%,而世界发达国家城镇化率均在80%以上。(资料《中国统计年鉴》)

表    2007—2011年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城镇化率对比

   城镇化率

年份

东部地区

中部地区

西部地区

东西部相差(百分点)

2007年

53.2%

39.4%

37%

16.2

2008年

55.7%

40.9%

38.3%

17.4

2009年

56.7%

41.3%

39.4%

17.3

2010年

59.9%

45.2%

41.6%

18.3

2011年

61.1%

47%

42.7%

18.4

 

材料二  二战后,世界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如韩国推行大城市主导型的城镇化,大力改善道路、水电等城镇基础设施,并发起“新农村”运动,推动乡村发展,迅速提升了国际竞争力,但也加剧了地区间发展的不均衡;拉美地区是世界城镇化最快地区,但由于“赶超”过度,城镇人口数量大大超过工业化所能吸纳的程度,出现一系列经济社会问题。

材料三  目前,我国城镇化的推进并不是一帆风顺的,还面临着很多深层次的矛盾:在城乡二元体制下,限制农村人口向城市自由迁徙的户籍、社会保障等制度障碍仍未彻底破除,生产要素在城乡间自由双向流动的机制急需健全,城镇化过程中还要处理好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问题。这些矛盾和问题的破解都必须依靠进一步的改革攻坚。

⑴分别指出材料一中图、表所包含的经济信息。(6分)

⑵综合上述材料,从《经济生活》的角度,谈谈如何又好又快地推动我国城镇化建设。(6分)

⑶结合材料三,运用“社会发展的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改革对于推进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影响。(16分)

 

查看答案

300余年前,顾炎武先生批评两晋亡于清谈,后人有“空谈误国”之说;300余年后,中国共产党人自勉于史,在“空谈误国”的清醒之外,更强调“实干兴邦”。从哲学的角度看,“空谈”之所以“误国”是因为

①没有坚持矛盾分析的方法        ②割裂了理论和实践的联系

③否认了事物是普遍联系的        ④没有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查看答案

雨、雪、雾都是水的家族成员,形成的条件各有特色,具体如下:

云遇到冷,形成小水珠并渐增大为大水珠,下落到地面,这就是雨。

冬天水蒸气被急剧冷却而降温,直接凝华为六角形的小冰晶——雪花。

地面附近的水蒸气以空中的尘埃为核心液化成小水珠,这就是雾。

上述材料体现了

A.事物在有序的基础上变化和发展       

B.事物及其每个侧面各有其特点

C.辩证的否定是既肯定又否定既克服又保留 

D.新事物在旧事物基础上产生和发展

 

查看答案

下图“放生”蕴含的哲理是

满分5 manfen5.com 

A.矛盾的同一性寓于斗争性之中

B.矛盾的普遍性寓于特殊性之中                 

C.主次矛盾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D.矛盾的主次方面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

 

查看答案

世界上许多民族都形成了自己特有的价值观念。得益于文化的多样性,人们不断开阔视野、相互借鉴,比如中国“和”的思想,到今天仍对各国处理国际关系具有现实的启发意义。这表明

A.中华民族精神具有强大的凝聚力

B.文化多样性对人类文明进步有促进作用

C.传统文化是人类知识、灵感和创作的来源

D.世界各国人民都应从中华文化中获得启迪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