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思想政治一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阅读材料,回答间题。
2012年10月至2013年1月,全国35个选举单位共选举产生了2987名+二届全国人大代表。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代表们听取和审议了国务院、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工作报告;审查和批准了201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并通过民主投票的方式,选举产生了第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副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以及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和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并决定了国务院总理的人选,共同构成新一届的国家领导班子。
(l)我国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根本原因是什么?(2分)
(2)我国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如何真正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8分)
(16分)2012年我国的城镇化率达到53%,取得了历史性的成就。城镇化健康发展关系现代化建设全局。
材料一 城镇化的核心是人的城镇化,即将农民转变为市民。把农民变市民,不仅仅是让进城农民拥有城市户籍,更重要的是要解决进城农民的工作、住房、子女入学和各种基本的社会保障,让进城农民享有市民待遇。
(1)运用政治生活知识回答,在促进农民向市民转变的过程中,政府应发挥怎样的作用?(8分)
材料二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城镇化过程中发达国家积累了一些有益的经验。一些发展中国家在城镇化过程中盲目照搬发达国家大城市发展模式,一味追求城市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缺少统筹规划,导致两极分化现象严重,失业人口大量增加,贫民窟问题突出,住房、医疗和教育资源严重不足,犯罪率居高不下、社会秩序混乱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2)上述材料对我国城镇化的健康发展有何哲学启示?(8分)
(22分)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最伟大的“中国梦”。
材料一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更是每个中国人的梦。每个人都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命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等等。
|
国内生产 总值 (亿元) |
农村居民人 均纯收人增 长率(%) |
城镇居民人均纯收人增长率(%) |
城镇居民恩格尔系数 (%) |
农村居民恩 格尔系数(%) |
城镇人均住房面积 (㎡) |
2008年 |
314045 |
8.0 |
8.4 |
37.9 |
43.7 |
28.6 |
2009年 |
340903 |
8.5 |
9.8 |
36.5 |
41 |
28.9 |
2010年 |
401513 |
10.9 |
7。8 |
35.7 |
41.1 |
29.4 |
2011年 |
473104 |
11.4 |
8.4 |
36.3 |
40.4 |
29.6 |
2012年 |
519322 |
10.7 |
9.6 |
37.1 |
4O.8 |
30.1 |
(1)上述图表反映了哪些经济信息?(2分)结合材料一,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如何让每个中国人梦想成真?(8分)
材料二 一个伟大的民族当有伟大的梦想,伟大的梦想召唤伟大的力量。从新中国成立“站起来”,到改革开放“富起来”,再到新世纪“强起来”,每一个进程,每一步跨越,无不闪耀着民族的梦想之光、信念之火。中国梦的提出,反映了人民的期待,顺应了时代的要求,勾勒出民族复兴的梦想蓝图,必将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产生巨大的推动作用。
(2)运用《文化生活》的有关知识回答,“中国梦”对我们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何意义?(6分)
材料三 有人认为,“中国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因此,只要“个人梦”实现了,“中国梦”也就实现了。
(3)运用价值观的相关知识评析上述观点。(6分)
由清华大学教授薛其坤领衔的科研团队,在实验室首次观测到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发现能够帮助人们发展新一代的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从而解决电子元件发热、运行速度变慢的问题。专家认为,这一发现可能带来下一次信息技术革命,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杨振宁称其为诺贝尔奖级的发现。这表明
A.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B.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C.真理是具体的有条件的 D.认识具有反复性和无限性
“在十七世纪,数学统治了哲学,因而产生了笛卡尔、霍布斯、斯宾诺莎、莱布尼茨和巴斯葛;心理学统治了哲学以后,产生了贝克莱、休漠、孔狄亚克和康德,到了十九世纪在谢林、叔本华、斯宾塞、尼采和柏格森等人的著作中,生物学成了哲学思想的背景。”对上述材料理解正确的是
A.哲学为具体科学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指导
B.真正的哲学是“科学之科学”
C.具体科学的进步限制着哲学的发展
D.哲学的发展以具体科学的进步为基础
截至2012年8月底,全国共投入资金180多亿元,建成达到统一规定标准的农家书屋600449家,农家书屋已覆盖全国具备条件的行政村,提前三年完成了“农家书屋村村有”的任务。开展“农家书屋村村有”活动主要是为了
A.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
B.加强科学基础设施建设,弘扬科学精神
C.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培育文明风尚
D.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