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分)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国梦的论述,在学生中引起强烈反响。围绕这一话题,某校高三一班同学从以下三个角度进行深入探究,让我们参与其中。
【中国梦·民族梦】
习近平在十二届全国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必须凝聚中国力量,这就是中国各族人民大团结的力量。
(1)从文化生活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的道理。(8分)
【中国梦·我的梦】
中国梦是民族的梦,也是每个中国人的梦。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只要我们紧密团结,万众一心,为实现共同梦想而奋斗,实现梦想的力量就无比强大,我们每个人为实现自己梦想的努力就会拥有广阔的空间。生活在伟大祖国和伟大时代的每个中国人,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
(2)请从人生价值实现的角度,说明实现“中国梦”与“人生出彩”的关系。(6分)
【中国梦·世界梦】
中国梦的提出,也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走向复兴的中国会带给世界什么?实现中国梦,给世界带来的是机遇而不是威胁,它不仅造福中国人民,而且造福世界人民。一个和平发展的中国,终将完成民族复兴的伟业,并将为实现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梦提供重要保障。
(3)请运用“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为上述观点注解。(8分)
薛其坤,山东蒙阴人,中国科学院院士,清华大学教授。他所带领的科研团队经过4年的辛苦耕耘,在实验中首次发现了量子反常霍尔效应。这一研究成果将推动新一代低能耗晶体管和电子学器件的发展,加速推进信息技术革命进程,被称之为“诺贝尔奖级”的科研成果。这说明
A. 科学实验是人类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B. 科研成功源于科学家的素养和研究水平
C. 人的认识是有限性和无限性的统一
D. 客观事物随认识的深化而不断显现和改变
党的十八大将科学发展观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一道,确立为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这是因为,科学发展观是
①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②检验我国改革和建设事业成败的标准
③对我们时代的任务和要求的正确反映
④反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科学理论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临沂是“孝圣”王祥的故里,“二十四孝”故事中有“七孝”发生在临沂。2012年8月,全国老龄办等单位推出新“二十四孝”行动标准,其中包括每周给父母打个电话、教父母学会上网、支持单身父母再婚等内容。这表明
A.传统文化具有相对稳定性,要用新孝道标准取代传统孝道
B.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博采众长才能实现文化繁荣
C.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才能实现文化更好的传承
D.传统文化是中华文化的精华,要弘扬传承,古为今用
“正能量”原为物理术语,经过网络、报纸等媒体的传播,现在已成为社会的流行语,被广泛使用。这一现象表明
①大众传媒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
②网络在文化传播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
③文化市场的自发性需要加强管理和引导
④科技进步是推动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
A.①② B.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审议通过《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通过改革,政府要转变职能,简政放权,减少微观事务管理,该取消的取消、该下放的下放。这样做
①削弱了我国政府管理国家和社会的职能
②是努力建设服务型政府的要求
③有利于降低行政权力运行的成本
④打破了行政权力与市场和社会的边界
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