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2010年,我国曾对购买1.6升及以下排量乘用车的车辆购置税实行减征政策。 若Q为需求量,P为价格,d1为减征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减征后市场需求曲线,下列曲线图能正确反映这一政策导向的是
纵观世界部分国家的发展历程,后进国家迅速崛起与大国持续保持强盛,无一不是抓住了各自的重大战略机遇;而国家从兴盛转向衰落,则基本上都与错失战略机遇,或未能将困难条件下的战略挑战转化为重大战略机遇有关。
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发展观,说明抓住重大战略机遇对于一国命运走向的关键意义。(12分)
(26分)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必须处理好改造环境与保护环境的关系。
材料一 隋唐时期,北京地区没有关于沙尘暴的记载。辽金时代。幽州有“户口三十万,大内壮丽……僧居佛寺冠北方。”同时,有关风沙的记载开始多起来。元代.北京地区在至治三年到至顺二年的9年中有7年出现多次沙尘暴天气。公元1367年,飞沙走石的沙尘暴天气持续了44天。明朝为防边患,长城一带“我每年大放军士,伐木两次”,“四山尽烧,防有伏者”。明代北京地区沙尘暴的频繁和强烈,在历史上是少有的。
材料二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现行《环境保护法》已显现出诸多不适应。北京某环保部门工作人员坦言,在基层执法过程中经常遇到执行难的问题。2012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对《环境保护法修正案(草案)》一审后,公开草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环保部(国务院主管的政府部门)也借此机会向全国人大提交了对草案的意见和建议。
结合材料,说明在环保法修改过程中,全国人大与环保部之间的关系。(8分)
(32分)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是增强中国经济发展内生动力的一项措施。
【注】①发明专利授权量,是指报告期内由专利行政部门授予发明专利权的件数。②发明专利拥有量是指拥有经国内外知识产权行政部门授权且在有效期内的发明专利件数。
(1)说明图9反映的经济现象,并据此说明我国应该怎样推动经济发展。(12分)
材料一 改革开放以来,政府对科技投入不断增大,但是计划经济思维下的资源配置方式,一度导致企业等围绕着掌握科技项目的政府“有形之手”转,结果是在政府命令、指挥等行政机制的主导下,产生了许多没有市场实际需求、华而不实的科技成果。近年来,这种状况正在发生改变。
(2)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的知识,分析政府应如何促进企业技术创新。(10分)
材料二 科技创新是提高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的战略支撑。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我国必须以全球视野谋划和推动创新,加快从经济大国走向经济强国。
(3)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我国为什么要着力谋划和推动科技创新。(10分)
2013年春节过后,海南省琼海市潭门中心渔港有超过50艘大型远洋渔船蛇年第一次出海远征,渔船直指茫茫南海,向南沙驶去!当地渔民不仅在我国南海传统海域从事渔业生产,而且还通过长期驻礁捕鱼作业的方式
①彰显我国在南海的主权存在
②开展常态化护渔巡航,严格执法
③维护我国固有领土的完整
④让中国崛起打破现存的国际利益格局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一段高速路穿过居民区,汽车噪声影响到居民休息;地铁规划设计,未顾及居民区人口众多的实际而开设站口……一些地方的实践表明,如果公民与政府主管部门工作人员坐下来自由平等地沟通协商,会有利于求得共识,获得多方满意的结果。发展这样的协商民主可以
①发挥政协在协商民主中的作用
②降低公民维权成本,提高议事效率
③促进政府提供更能让群众满意的管理和服务
④实现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