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后,国务院邀请了十位经济专家和企业家负责人到中南海座谈。国务院总...

新一届政府成立以后,国务院邀请了十位经济专家和企业家负责人到中南海座谈。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表示,要为民营企业发展提供一个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一样的平等竞争环境,并强调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一视同仁。

请运用经济常识的有关知识,论述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一视同仁的必要性。

要求:(1)围绕论题,在论述中正确运用所学过的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

(2)论点紧扣论题,论述全面深入,合乎逻辑。

(3)根据论题,运用相关材料,理论联系实际地加以论证。

(4)学科术语使用规范。

 

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是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健康发展的理性选择和现实需要,我国要为民营企业的发展提供一个与国有企业和外资企业一样的平等竞争环境。 对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是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促进国民经济快速健康发展的客观要求。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制度,就要在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的同时,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和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改革开放以来,民营经济已经成为我国经济持续、快速、协调、健康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尤其对解决我国现阶段的就业问题有重要的意义。现阶段我国民营经济总量已占到GDP的50%以上,吸纳了75%以上的城镇就业人口。 对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也是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各种市场主体都处于平等地位。不同所有制的企业公平地参与市场竞争,才能够打破垄断,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才会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发展。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可以在市场竞争中发挥各自的优势,平等竞争,共同发展。 对国有、民营企业一视同仁是增强国际经济竞争力的现实要求和迫切需要。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国际间的经济竞争越来越激烈,只有给民营企业和国有企业一样的政策,提供平等竞争的环境,才能使更多有比较优势的企业走出去,开展跨国经营,提升我国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整体竞争力。如,美的集团,是一家民营企业,去年企业销售额达1100亿元,在海外6个国家建有7个生产基地。如此大规模的发展,企业仍然遇到了发展瓶颈,需要国家一视同仁的政策支持。 【解析】 试题分析:国有企业属公有制经济,民营企业属非公有制经济,论题是“对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应该一视同仁”,体现了我国实行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实行现有的基本经济制度,从根本上讲,是由我国的生产力水平决定的,还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是增强国际竞争力的要求。论据可以根据近几年民营企业的发展和存在的问题回答。 考点: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地球1小时”也称“关灯一小时”,是世界自然基金会向全球发出的一项倡议,倡导全球共同抵御气候变暖的行动。2007年以来这一行动得到众多国家和公众的支持。今年3月23日,南京再次举行“地球一小时”全球接力活动。然而此次南京的接力活动,用电量与往年有所下降不同,反而上涨了5万千瓦时。有市民认为,“地球1小时”活动难以继续下去,理由如下:

(1)宣传“地球一小时”活动,所造成的浪费、污染不小,投入比收益大;

(2)民众参与此活动,会给民众带来生活上的不便。

请运用唯物辩证法发展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评价该市民的理由是否充分支持其观点。

 

查看答案

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国家主席习近平又一次阐述“中国梦”的内涵,指明中国梦的实现途径,并强调“有梦想,有机会,有奋斗,一切美好的东西都能够创造出来。”

根据材料,运用哲学的有关知识简要回答:

(1)梦想转化为现实的条件是什么?(2分)

(2)从唯物论角度,为实现“中国梦”提两点合理化建议。(4分)

 

查看答案

《国务院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方案》将国务院组成部门削减为25个。本次改革的重点之一是实行铁路政企分开,由财政部履行出资人职责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

(1)从市场主体的角度,简要回答组建中国铁路总公司的原因?(3分)

(2)简要回答国务院进行机构改革和职能转变的重大意义?(5分)

 

查看答案

2013年博鳌亚洲论坛年会以“革新、责任、合作:亚洲寻求共同发展”为主题。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年会上讲到,天下仍很不太平,发展问题依然突出。实现各国共同发展,依然任重而道远。

(1)当今世界,对人类生存和发展具有决定性影响的两大问题是什么?它们之间的关系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哪一总特征?(3分)

(2)分别从国家对外职能和外交政策的宗旨两个视角,阐述我国如何应对“天下仍很不太平,发展问题依然突出”这一现状?(7分)

 

查看答案

读图并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满分5 manfen5.com

 

(1)上图反映了哪些经济现象?(3分)

(2)有专家粗略估算,城镇化率提高近1个百分点,就相当于有逾1400万人转移到城市,这将带来巨大的就业难问题。请从劳动者、政府任一视角,简要回答如何应付城镇化进程中的就业难问题?(5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