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8日至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胜利召开。
材料一:如果问十八大报告中哪一个新词汇最能激起社会各界的共鸣、最受普通群众欢迎,“美丽中国”无疑会首当其冲。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从“人定胜天”的万丈豪情到“必须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再到可感、可知、可评价的“美丽中国”,说明我们党在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革新执政理念,越来越尊重自然,越来越尊重人民感受。
(1)结合材料一,运用“探索世界与追求真理”的有关知识,说明党的十八大提出建设“美丽中国”的依据。(12分)
材料二:十八大报告首次提出了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小康社会”是邓小平在20世纪70年代末规划中国发展蓝图时提出的战略构想。随着国内外形势的变化和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十五大报告中提出“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在20世纪末基本实现“小康”的情况下,十六大报告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胡锦涛同志则在十八大报告中指出,全党同志一定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埋头苦干、顽强拼搏,确保到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2)运用“把握思维的奥秘”(意识)的有关知识分析材料二。(8分)
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①宿命论 ②唯意志论 ③英雄史观 ④庸俗唯物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著名论断表明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发展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说过: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人民需要政府的冷静、果敢和诚信;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发展,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总理的讲话告诉我们
①看问题要抓住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既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主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15年的实践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地体会到“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材料表明
①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③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认识的发展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时下,不少惠民工程屡成“毁民工程”甚至“伤民工程”,究其原因,都存在决策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是制度与程序出了问题。为此,媒体呼吁: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这启示我们
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的统一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