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认社会规律同人的活动的统一会导致
①宿命论 ②唯意志论 ③英雄史观 ④庸俗唯物主义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手推磨产生的是封建主为首的社会,蒸汽磨产生的是工业资本家为首的社会”的著名论断表明
①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
②生产工具是生产力发展水平的客观尺度
③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产生、性质、发展
④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发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012年3月14日,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曾说过:今年可能是最困难的一年,但也可能是最有希望的一年。人民需要政府的冷静、果敢和诚信;政府需要人民的信任、支持和帮助。面对国际金融危机和欧债危机的蔓延、发展,关键是把我们自己的事情办好。我将在最后一年“守职而不废,处义而不回”,永远同人民在一起。总理的讲话告诉我们
①看问题要抓住主流,着重把握矛盾的主要方面
②既要勇敢地接受挫折与考验,又要对未来充满信心
③社会提供的客观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④维护人民的利益是最高的价值追求
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②④
香港回归祖国15年来,经济平稳发展,民生不断改善,民主有序推进,社会和谐稳定。15年的实践使广大香港同胞深切地体会到“一国两制”方针是完全正确的、具有强大生命力,香港同胞完全有智慧、有能力把香港管理好、建设好、发展好。材料表明
①人与社会的矛盾决定并改变社会的性质和面貌
②人民是社会历史的主体,社会历史是由人民的实践活动构成的
③人的社会实践活动决定其认识的发展
④符合规律的社会意识具有直接现实性特点
A.①② B.②③ C.②④ D.③④
时下,不少惠民工程屡成“毁民工程”甚至“伤民工程”,究其原因,都存在决策机制不完善,监督管理不到位的现象,是制度与程序出了问题。为此,媒体呼吁:惠民工程也要“守规矩”。这启示我们
A.要把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工作的出发点
B.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受人们立场的影响
C.要坚持维护人民群众的利益与遵循客观规律的统一
D.不同的人对同一事物的看法可能不同
“人最大的富庶在于爱和信念的坚持,他们用生命提携了孤儿的成长,在一个物质繁盛的时代里,他们仍然让世界相信:精神无敌。”这是推选委员于丹对2012年度感动中国人物胡忠、谢晓君两位教师的评价。据此我们可以认识到
①物质条件是实现人生价值的基础 ②实现人生价值离不开个人主观努力
③人生价值体现了个人与社会的统一 ④精神贡献是人生价值的主要内容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