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嫦娥二号卫星下降到距离月球15公里的轨道之后,便开始对月球虹湾地区拍“特写”。连...

嫦娥二号卫星下降到距离月球15公里的轨道之后,便开始对月球虹湾地区拍“特写”。连日来拍摄的月球“倩影”终于揭开了神秘面纱,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首次公布了传回的月球虹湾区域局部影像图。此次照片的成功拍照和顺利传回,意味着嫦娥二号圆满完成了任务。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介绍,过去嫦娥一号拍摄的图像中,只能看到直径300米左右的撞击坑,而此次嫦娥二号拍摄的月球特写,完美呈现了虹湾地区的精细图像。其中,照相机捕捉到的最小环形坑直径只有4米,最小的石块直径只有3米。据此回答题。

1.此次嫦娥二号拍摄的月球特写,与过去嫦娥一号拍摄的图像有了新的提升,完美呈现了虹湾地区的精细图像。这说明

①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②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③世界上没有不可认识的事物,只有尚未被认识的事物④人们对月球的认识随着实践的发展而不断深化、扩展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2.从辩证唯物论的角度看,这幅图像进一步佐证了

A.量变是质变的前提和必要准备            B.神话的产生是缺乏客观根据的

C.世界物质统一性原理的正确性             D.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

3.“嫦娥奔月”表达的美好理想,经过人们千百年的努力,在现代生产力和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通过“嫦娥一号”、“嫦娥二号”探月活动的成功正在成为现实。从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角度看,这表明

①社会实践是科学理论和科学技术发展的动力 ②人们可以根据科学技术建立新的具体联系 ③认识能否达到目的依赖于实践的社会历史条件④人们能够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改变规律发生作用的条件和形式,达到实践的目的

A.①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             D.②④

 

1.D 2.C 3.A 【解析】 试题分析 1.该题考查实践、认识、意识等知识点,②观点错误,意识有正确的和错误之分,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错误的意识起阻碍作用,①③④观点正确,故答案应选D。 2.该题考查世界的物质性,A观点不符合题意,题干说的是唯物论角度,而它属于辩证法,B观点与题意无关,D观点没有体现,没有说到各种唯物主义物质观的科学性,C观点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C。 3.该题考查认识论,②观点是联系的观点,属于辩证法的范畴,而且观点也是错误的,人们可以根据事物的固有联系去建立新的具体联系,而不是根据科学技术,①③④观点正确且均符合题意,故答案应选A。 考点:唯物论、认识论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12月15日至16日在北京举行。会议指出,明年宏观经济政策重点是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加快推进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切实增强经济发展的协调性、可持续性和内生动力。据此回答题。

1.上述材料启示我们

①要掌握系统优化的方法,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 ②重视量的变化,要有意识地研究和优化事物的结构 ③整体功能大于局部功能之和 ④搞好局部可以使整体功能得到最大发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2.明年宏观经济政策的基本取向要积极稳健、审慎灵活。无论是积极的财政政策,还是稳健的货币政策,都体现出针对不同领域区别对待,有保有压的鲜明特点,都面临着优化结构的任务。面向市场调控,加强国民经济发展中的薄弱环节,抑制不合理的需求,在促发展中调结构,在调结构中促发展,与过去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相比,针对性更强,因而更稳妥、更有效。这一做法体现的唯物辩证法道理是

①想问题、办事情要坚持从实际出发 ②要用变化发展的观点看问题③要把尊重客观规律与发挥主观能动性有机结合起来 ④要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A.①③             B.②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查看答案

“中部通,全国通,中部活,全国活。”这一形象说明中部崛起重要性的说法启示我们要

A.树立全局观念,立足整体,统筹全局

B.搞好局部,用局部的发展推动整体的发展

C.以整体为统帅,坚持整体功能大于部分功能之和

D.抓住重点,把握关键部分就能实现整体的最优目标

 

查看答案

曾经有一位教授对一棵树算了两笔不同的帐:一棵正常生长50年的大树,按市场上的木材价格计算,最多值300美元,但是从它产生的氧气、减少大气污染、涵养水源、可以为鸟类与其他动物提供栖息环境的生态效益看,则价值不止20万美元。这种算账方法强调了

A.事物运动的规律性                      B.事物的运动变化

C.事物联系的普遍性和多样性              D.人类认识的主观性

 

查看答案

传统的“木桶理论”认为,木桶的容量取决于最短的那块木板。但最新的观点认为,如果你把木桶倾斜放置,并且向最长的木板倾斜,木桶的容量则取决于最长的那块木板。这说明

A.规律是客观的                         B.真理与谬误是相伴而行的

C.一切以时间、地点、条件为转移           D.认识的创新推动了事物的发展

 

查看答案

中国证券网报道美国在汇率问题上采取双重标准,施压人民币升值是错误时机选择的错误政策。这说明这种错误政策

A.其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

B.其制定没有发挥主观能动性,否认了意识的计划性和自觉选择性

C.没有做到客观应与主观的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D.不是客观存在在人脑中的反映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