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统计预测,2012年我国百户家庭汽车拥有量将达到20辆,我国进入汽车社会行列。为破解城市交通拥堵难题,人们从蚁穴体系有序、高效运转的“交通体制”中,学到了疏导交通的策略。由此可见
①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创造出新的发展模式与规律
②人类的意识活动具有直接现实性
③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
④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A.①③ B.①② C.②④ D.③④
通过太空科学实验,科学家发现并证实了暗能量对宇宙膨胀的加速作用,并以此测算出宇宙的实际年龄,使人类在科学揭示宇宙和生命起源及演化奥秘的道路上又向前迈进了一步。这
①进一步证明世界的统一性在于物质性
②说明物质世界是运动和静止相统一的
③说明实践的发展推动人类认识的发展
④说明追求终极真理是一个曲折的过程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③④
《庄子·齐物论》提出“齐是非”和“是非莫辩”的思想。庄子说:“我和你辩论,你胜了,我果真就错了吗?我胜了你,你果真就错了吗?究竟谁对谁错,在你我两人之间是无法断定的。请来第三者,也无法断定是非,因为第三者如果持有与你我相同的意见,他就没有资格断定;如果持有与你我不同的意见,也没有资格断定。”这一观点的合理性在于它认识到
A.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B.不能有一种认识去检验另一种认识是否正确
C.真理有客观性,真理面前人人平等
D.世界上只有尚未认识之物,没有不可认识之物
瑞典文学院给莫言的评价:一个文风魔幻现实主义、满是乡土气息、融汇历史和现实的作家。莫言的魔幻不仅来自西方现代主义,也来自中国古典文学。莫言曾经自称为“妖精现实主义”。《酒国》里的妖魔鬼怪,与《西游记》、《聊斋志异》的古典传统是密不可分的。这告诉我们
A.成功的艺术创作必须完整如实地反映客观对象
B.实现创作主题的意图,需要摆脱艺术创作规律的束缚
C.意识在作家的创作过程中起决定作用
D.既尊重艺术创作规律又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实现艺术整体化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曾提出一个“鸡三足”论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鸡除了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二足”外,还有另一只是名称和符号的“足”,所以对鸡来说共有“三”只“足”。公孙龙的论断
A.认同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B.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D.否认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