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分5 > 高中政治试题 >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

“2012年12月21日的黑暗降临后,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这是电影《2012》的台词,它是一部关于全球毁灭的灾难电影,讲述由于自然环境和资源长期遭受掠夺性破坏,人类即将面临空前的自然灾害,最后在“方舟”中度过了这一全球性的灾害,获得了继续繁衍和发展的希望。材料给我们的启示是

A.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客观的

B.意识的内容和形式都是主观的

C.发挥主观能动性要以尊重客观规律为基础

D.人们发挥主观能动性可以改造规律

 

C 【解析】 试题分析:从意识的本质来看,意识是客观存在的主观反映,因此意识的内容是客观的,形式是主观的,AB错误;规律是客观的,人们既不能创造规律,也不能改变规律,D错误,正确答案是C。 考点:意识的本质,规律的客观性
复制答案
考点分析:
相关试题推荐

战国时期的哲学家公孙龙曾提出一个“鸡三足”论的哲学命题,他认为鸡除了有实实在在的具体的“二足”外,还有另一只是名称和符号的“足”,所以对鸡来说共有“三”只“足”。公孙龙的论断

A.认同了世界是统一的物质世界            B.承认了运动是物质的固有属性

C.混淆了物质和意识的区别                D.否认了意识是对客观存在的反映

 

查看答案

王夫之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他在哲学上的贡献主要是总结和发展了中国传统的唯物主义。以下说法中最可能是他说的是

A.阴阳二气充满太虚,此外更无他物

B.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宇宙

C.理生万物,理在气先,理为气本

D.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查看答案

马克思主义哲学具有高度的科学性和实践性,实践性是指

A.以认识客观世界为目的                  B.有效提供改造客观世界的观点和方法

C.以改造客观世界为目的                  D.正确阐明整个世界发展最普遍的规律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一些地方抓住文化产业发展机遇,发掘自身独特的历史文化资源,通过市场运作成功地打造旅游文化品牌,如山西打造的晋商文化品牌名噪一时,浙江宁海创办的“开游节”巧用徐霞客游记,吸引了越来越多的徒步旅行者参与,呼和浩特举办的“昭君文化节”因高扬民族团结文化而倍受游人青睐。随着文化市场不断发展,历史名人、“名人故里”之争日益激烈,一些地方无视历史事实凭空臆造“历史人物”搞旅游开发,把文学作品中虚构的人物作为“文化名人”来开发,甚至利用文学作品中的负面人物形象举办主题文化活动。但是,这些盲目搞文化旅游的做法,并没有得到消费者和市场的认可。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分析为什么会出现各地竞相争夺历史名人、“名人故里”的现象。(6分)

(2)材料表明,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运用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相结合的观点对此加以说明。(8分)

(3)从弘扬优秀中华文化的角度,就利用历史文化资源发展旅游文化产业提出两条建议。(2分)

 

查看答案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是汉民族与兄弟民族文化交融演化的历史产物,在长期地交流、渗透、竞争和融合中,光大拓扬和演进发展,从而不断增强了民族文化的凝聚力和创造力。在向现代国家转型的历史过程中,有着56个民族的中国,却始终保持着国家统一,民族和睦。国家不断走向富裕、走向文明的现代化进程,使各族人民的“国家认同”不断深化,对中华民族的归属感、对中华文化的认同感、对伟大祖国的自豪感极大增强。

结合材料,请你运用《文化生活》的相关知识,分析中华民族团结统一具有牢固纽带的原因。(12分)

 

查看答案
试题属性

Copyright @ 2008-2019 满分5 学习网 ManFen5.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