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是“大地的诗人”,他如此真切、如此深情地注视着吾土吾民。他对公正的关切,对天下苍生的关怀,源于他最深刻的生命体验。杜甫活着,他依然行走于大地……。这表明:( )
A.以人为本,维护人民利益始终是中华文化的价值追求
B.立足实践,反映人民的利益与呼声才能获得艺术的永恒
C.中华文化的感召力源于中华民族仁爱、中和的善良本性
D.中华传统美德以其先进性推动中华文化从历史走向未来
“人生在世,俯仰之间,自当追求卓越,但有尽其所能。”与其所蕴含的人生哲理最相近的诗句是:( )
A.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 B.人生在世不满百,谁敢笑我鬓发白
C.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D.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2012年12月11日,诺贝尔奖颁奖仪式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中国作家莫言获得了2012年度诺贝尔文学奖。获奖后,莫言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民间艺术、民间文化伴随着我成长,我从小耳濡目染这些文化元素,当我拿起笔来进行文学创作的时候,这些民间文化元素就不可避免地进入了我的小说,也影响甚至决定了我的作品的艺术风格。”这说明:( )
①文化由人创造,反过来又影响人 ②民间艺术元素决定了文化作品的成败
③文化创新离不开文化继承 ④文化即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助人为乐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当今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对助人为乐精神的新表达,已有越来越多的青年人加人到青年志愿者队伍中来。这说明:( )
①弘扬传统美德已成为人人参与的文化活动 ②道德的感染力量是巨大的
③道德在不同的时代被赋予不同的内涵 ④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以助人为乐为原则
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②④
书法、篆刻印章、文房四宝、剪纸……这些极具传统特色的“中国元素”,在历史的演变中已变为人类文化宝库中的瑰宝。这些“中国元素”:( )
①体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②是中华文化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③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内容 ④既是民族的,又是世界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蚁族闹蜗居,神马驾浮云”,从虚拟世界到现实生活,网络热词成为了一种醒目的文化存在,真实地折射出时代的社会诉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甚至改变了人们的思维和表达方式。这表明:( )
①人民面临着文化消费的多重选择 ②人们在实践中创造和发展文化
③大众传媒的商业性影响越来越大 ④大众文化对社会发展产生影响
A.①② B.③④ C.①③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