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 2012年6月10日至16日,是我国第22个全国节能宣传周,今年的主题是“节能低碳绿色发展”。广东围绕全国节能宣传周的主题,开展“七个一”活动,即办好一次展、制作一个专栏、开展一次能源紧缺体验、开好一次会、组织一次专家行、办好一件实事、做好一系列推广活动,旨在通过开展这些活动宣传国家及省有关节能的方针政策,增强全社会的节能意识,传播节能理念,普及节能知识,营造浓厚的节能减排社会氛围,进一步推动节能全民行动。
材料二 2012年5月,我国某大学学生对市民出行方式的选择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结果如图所示:
(1)结合材料一,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知识简述“七个一”活动的意义。(6分)
(2)运用辩证唯物论的知识简要分析材料二中市民在出行方式的选择上出现差异的主要原因。(8分)
当下,中学生使用手机是普遍现象,而禁止中学生在校园内使用手机的学校也不在少数。这种做法确实限制和减少了手机对一部分中学生的不利影响,但这种“一刀切”的做法也影响了不少学生正确和正当地使用手机,如跟家人朋友联系,上网查资料等……。
请运用矛盾的有关知识评析学校的做法。(12分)
同学们在一次以“合理消费”为主题的经验交流会上提出下列观点,填出这些观点所体现的哲学道理。(10分)
|
观点 |
哲学道理 |
|
合理消费的关键在于培养正确的消费观念,只有树立正确、合理、科学的消费观念才能做到合理消费。 |
① |
|
细小、点滴的零钱积累起来也可以有很大的用途。 |
② |
|
把我们积攒的零用钱捐献给灾区的同胞会感到很快乐。 |
③ |
|
消费要在个人承受力的范围内,不能攀比。 |
④ |
|
要正确看待金钱的作用,它既是人生幸福的手段,也有可能把人引向歧途。 |
⑤ |
进入21世纪,我国确立了文化强国的战略,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方针,加强中外文化的交流,大力发展公共文化外交,借鉴吸收人类优秀文明成果,不断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促进我国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努力寻求中华民族文化复兴之路。
结合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阐释我国在文化发展战略上采取“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方针的正确性。(10分)
老人跌倒,扶不扶?原本不需讨论的问题,时下却成为社会热议的话题。回答题。
1.据某网站调查,44%的网友选择“不会搀扶”,38%的网友选择“不好说”,18%的网友表示“肯定会扶”。一位网友说:“以前觉得自己一定会扶,因为过不了良心关;现在肯定不会扶,因为过不了责任关。”材料表明:①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社会历史性②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阶级性③价值判断与价值选择具有主体差异性④人们的价值选择是在价值判断的基础上作出的
A.①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2.“扶不扶老人”是一个风向标,一块试金石,检验着整个社会的道德水平。要作出正确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我们必须:①自觉遵循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②自觉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③善于从不同角度思考利益,理解和尊重他人的各种选择④两利相权取其轻,两弊相衡取其重
A.①②④ B.①②③ C.①② D.③④
我国目前的谍战片,不管剧情怎么变化、任务关系如何复杂,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突出信仰。《潜伏》中有一句经典台词:“信仰是无底的深海。”《风声》结尾有一段旁边:“老鬼不是一个人,他们是一种精神,一种信仰。”《黎明之前》中,刘新杰与谭忠恕最终因信仰不同而分道扬镳。材料体现了
A.个别寓于一般之中,一般离不开个别
B.信仰是实现人生价值的不竭的力量源泉
C.意识促进事物发展
D.价值观对人生道路的选择具有重要的导向作用
